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搭桥术的90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随访2年是否出现再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内再出血)、对照组(术后随访2年内无再出血),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2年,90例患者无失访病例,其中32例再次出血,再出血率35.56%(32/90),再出血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出血高峰年龄42~55岁,占观察组40.63%(13/32),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第1次出血中位间隔时间为13个月,第1次与第2次出血中位间隔时间为12个月,两次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7,P=0.002);第1次出血时中位mRS评分为2分,第2次出血时为3分,两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1,P=0.003);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头痛头晕症状、形成侧支循环、第1次出血时mRS评分>2分、颅内血肿完全清除至搭桥时间、脉络膜前动脉扩张、后交通动脉扩张、合并动脉瘤为影响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血型烟雾病搭桥术后可发生再出血,且再次出血时间短、患者病情重,应积极预防再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探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以及对再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6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患者,对其患病原因进行溯源性分析,回顾诊治过程,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并依照分析提出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是由尿潴留,动脉瘤破裂,先天性动静脉畸形,腹压增高,剧烈运动,便秘,高血压这七种因素引起的,每种因素引起患者蛛网膜再出血的概率不同。结论:造成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以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另外后期护理与治疗不当也占了一小部分原因。护理对策应着重于稳定患者情绪,注重静养,谨慎决定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防止过度治疗造成血管易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者术前出现血肿扩大,其微创手术后再出血概率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于2015.7~2016.9期间收治的89例脑出血为研究对象,按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脑血肿未扩大者)、观察组31例(脑血肿扩大),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术前两组血压出血量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2.3,对比组为19.0%,组间相比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P<0.05。结论术前脑血肿扩大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且再出血率较高。
简介:摘要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肝脏,质地脆且缺乏弹性,故极易受到锐器刺伤或外来暴力而引起破裂出血,术后也会出现再出血的情况。本文收录了近几年来收治的肝损伤病例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概述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再出血的诊治体会,以提高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再出血成功率。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3例,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在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后均实施消化内镜治疗,治疗后,39例患者停止出血,其余34例患者再次出血,本次实验中,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究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据实验分析来看,再出血组、未出血组两组患者的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数据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余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是治疗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