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抗凝血复合(TAT)在颅脑创伤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147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其中男112例,女35例,年龄36(26~48)岁。测定TBI发生后第0、1、3、7天的血浆TAT含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对,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对;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患者数据连续比对;用ROC分析TAT预测TBI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诊断性能;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风险比(HR)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患者各组内的第0、1、3、7天间比较显示,TAT水平均表现为第0天>第1天>第3天>第7天(χ2值分别为95.612、133.555和132.453,P值均<0.001)。不良事件组的第0、1、3、7天的TAT水平高于病情稳定组(U值分别为959.0、321.0、36.0、1.0,P值均<0.001)。在病情稳定组中,重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1.0,P值均<0.001),第3、7 d的TAT水平与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42.5、272.5,P值分别为0.486和0.065);中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280.0,P值均<0.001),第3、7天的TAT水平与轻型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28.0、647.0,P值分别为0.826和0.996)。ROC显示,第0、1、3、7 d的TAT诊断临界值分别为68.75、29.05、17.25和13.85 ng/ml时,预测不良事件的敏感度分别为86.8%、94.3%、100.0%和100.0%,特异度分别为71.3%、78.7%、91.5 %和96.8%;生存分析显示,高于上述临界值的患者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累积概率显著增高;Cox分析显示,第0、1、3、7天检测TAT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HR分别为1.818、2.257、3.526和4.813(P值均<0.001)。结论血浆TA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AT持续增高能反映不良事件风险,可作为综合预判TBI患者病情发展趋势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创伤性脑损害 凝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抗凝血复合(TAT)水平在脓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科时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是否<50%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79)和脓毒症性心肌病组(n=28),比较两组患者入科2 h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常规凝血指标和凝血分子标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TAT、纤溶-α2抗纤溶复合(PIC)],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性心肌病的诊断界值,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脓毒症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02(0.01,0.09)ng/ml]、NT-proBNP[1 118.09(333.25,2 687.00)pg/ml]、乳酸[1.35(0.90,2.60)mmol/L]、TAT[6.50(3.94,12.14)ng/ml]、PIC[1.256(0.668,2.045)μg/ml]及t-PAIC[10.50(6.70,21.30)ng/ml]比较,脓毒症性心肌病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75(0.01,6.02)ng/ml]、NT-proBNP[12 125.14(4 185.89,33 611.62)pg/ml]、乳酸[2.35(1.43,4.34)mmol/L]、TAT[19.85(9.08,45.78)ng/ml]、PIC[2.115(0.878,4.114)μg/ml]及t-PAIC[22.03(15.61,33.20)ng/ml]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BNP阳性和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TAT水平预测脓毒症性心肌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取血浆TAT水平界值为8.26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为0.82和0.63。K-M分析结果显示针对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者28 d生存率是未抗凝者的8.6倍。结论血浆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脓毒症性心肌病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抗凝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从血浆中提取高纯度浓缩的抗凝血Ⅲ(ATⅢ)的工艺:通过低温乙醇处理血浆,得到的沉淀经肝素-琼脂糖两次亲和吸附,并透析,浓缩,用此方法提纯的ATⅢ经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显示所提取的ATⅢ为单一成分,等电点为5.2,从血浆开始计算的ATⅢ回收率为8.5%。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素-琼脂糖 乙醇分级 分离 提纯 血浆
  • 简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凝血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脑出血后凝血的毒性作用及抗凝血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凝血酶 凝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AT-Ⅲ的生物学作用并就AT-Ⅲ在临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血浆凝血-抗凝血复合(TAT)水平在不同病情时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测血运重建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ASO患者386例,男209例,女177例,年龄70(44~97)岁,包括间歇性跛行组196例和严重下肢缺血组190例。有172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185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在30 d随访期内有23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49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再狭窄。于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样本,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AT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较,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获得优势比(OR),用ROC做TAT诊断性能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风险比(H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2.69(1.77,3.90)ng/ml]比较,ASO患者血浆TAT水平[10.24(5.89,19.92)ng/ml]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血浆TAT水平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P<0.001)。Rutherford分级3级患者血浆TAT>2级、4级>3级、6级>5级(P值分别为0.038、<0.001和0.013)。间歇性跛行组中,血运重建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患者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患者(P值分别为0.004和<0.001);血流通畅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P均<0.001);再狭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而高于术前(P均<0.001)。严重下肢缺血组中,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组患者的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1、0.013和<0.001);血流通畅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P值均<0.001);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P<0.001),而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在全部患者、间歇性跛行患者和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血运重建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783和0.853。生存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高于临界值(≥7.66 ng/ml)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发生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概率增高(Log-rank χ2=93.674,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可作为术后30 d内的再狭窄事件发生的独立指标(HR=2.259,P<0.001)。结论血浆TAT能够反映ASO患者不同病情时的高凝状态,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分层。此外,TAT对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管腔再狭窄有高度敏感性,能作为评估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再狭窄事件的独立标志

  • 标签: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性跛行 严重下肢缺血 Rutherford分级 血运重建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扩增抗凝血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寻找基因变异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的致病概率。结果先证者与其父亲各凝血指标正常,而抗凝血活性及抗原含量明显下降,分别是34%、48%和12.97 mg/dL、15.60 mg/dL;母亲均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父亲AT基因存在g.2736dupT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亲是AT g.2736dupT变异所致的Ⅰ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该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

  • 标签: 抗凝血酶 AT基因 基因变异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抗凝血Ⅲ(AntithrombinⅢ,AT一Ⅲ)和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cofactorⅡ,HCⅡ)是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是由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抑制,AT-Ⅲ升高一般不会引起病理性后果,但AT-Ⅲ和HCⅡ水平降低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对可发生血栓前状态的各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AT-Ⅲ和HCⅡ的分子特点、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素辅因子Ⅱ 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遗传性抗凝血Ⅲ(AT-Ⅲ)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由SERPINC1基因突变引起。该病主要表现为体内AT-Ⅲ活性降低,增加静脉血栓及妊娠丢失的风险。目前,我国关于妊娠合并遗传性AT-Ⅲ缺陷症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既往有肺栓塞病史、妊娠前确诊为遗传性AT-Ⅲ缺陷症患者,经过妊娠期抗凝治疗于孕39周顺产一活婴,妊娠结局满意;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妊娠合并遗传性AT-Ⅲ缺陷症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血Ⅲ在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上海太阳抗凝血Ⅲ试剂盒在德国BECompac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Ⅲ活性。结果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Ⅲ活性分别是110+8.6%和90+8.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血Ⅲ活性明显高于普通冰冻血浆的抗凝血Ⅲ活性。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上清(CRP)现在又称为冰冻血浆1中的抗凝血活性差异。方法运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60份新鲜冰冻血浆和60份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及不同时段检测的活性区别。结果1周内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94.08±7.67和96.60±15.03。48周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83.20±4.79和88.05±8.24。结论冷上清可替代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抗凝血的补充制剂,针对性地拓宽冷上清的使用范围和适应证。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冷上清 抗凝血酶活性
  • 简介:正常人体内凝血抗凝血两大系统保持着血液的动态平衡,抗凝血物质能够抑制凝血物质的活性。在临床上对脑检塞、心肌梗塞等疾病,多用肝素钠、蝮蛇抗栓、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为了确切了解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凝血抑制法对三种药物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分析。

  • 标签: 药物作用 酶抑制法 蝮蛇抗栓酶 抗凝血系统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凝血III(AT-III)活性的测定在脓毒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的医疗记录,住院患者共12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8例定为A组,普通感染者48例定为B组,另选取未感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50人定为对照C组,检测并记录各组受检者血浆抗凝血III(AT-III)活性,比较各组AT-III活性。结果与B、C两组相比较,A组AT-III活性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AT-III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脓毒症的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血浆抗凝血III活性明显降低,AT-III活性的检测对于脓毒症的早起诊断与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凝血酶II 脓毒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抗凝血Ⅲ(AT-Ⅲ)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7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症33例;稳定性心绞痛3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AT-Ⅲ活性水平。结果三组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79,P=0.000);两两比较,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T-Ⅲ活性水平明显降低,检测AT-Ⅲ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有益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冠心病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抗凝血Ⅲ对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调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人抗凝血Ⅲ,使抗凝血Ⅲ的检测具快速、准确,且成本大为下降。方法抗凝血Ⅲ抗体与人体中抗凝血Ⅲ结合产生免疫浊度,根据浊度的不同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抗凝血Ⅲ浓度。肝硬化患者100例、急性心梗患者40例、外科术后患者50例、凝血原时间延长患者50例,与正常对照组100例分别检测抗凝血Ⅲ浓度。结果经t检验统计处理,正常对照组与上述各患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凝血Ⅲ测定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监测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硬化 急性心梗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和评价人抗凝血Ⅲ(human antithrombin Ⅲ,AT-Ⅲ)生产工艺中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 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D法作为AT-Ⅲ病毒灭活工艺,纳米膜过滤法(20 nm孔径)作为其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AT-Ⅲ活性的影响;以伪狂犬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猪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效果的验证。结果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脂包膜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指示病毒滴度下降均>4 lg;且AT-Ⅲ的生物活性及其他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活性变化<10%。结论研究建立的S/D法联合纳米膜过滤法可有效灭活/去除AT-Ⅲ中的指示病毒,该方法为凝血因子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工艺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病毒灭活/去除 有机溶剂/去污剂法 纳米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Ⅲ活性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生存情况、发生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探讨抗凝血Ⅲ活性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观察患者90 d生存情况。监测入院时和入院后2、4、8周的抗凝血Ⅲ活性值,记录患者粪便隐血和股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入院后观察90 d,130例患者中死亡56例,20例(15.38%)出现粪便隐血阳性,15例(11.54%)有股静脉血栓。死亡组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为(17.89±13.68)%,低于生存组的(36.03±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5,P<0.01)。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和粪便隐血阴性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8.26±11.52)%和(25.06±10.97)%;有股静脉血栓患者和无血栓形成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7.55±10.33)%和(32.48±1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6、8.090,均P<0.01)。动态监测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发现,死亡组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呈下降趋势,生存组患者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2、0.401,均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INR[比值比(odds ratio,OR)=1.364, 95%CI 1.078~1.726,P=0.010]和基线抗凝血Ⅲ活性(OR=0.930, 95%CI 0.906~0.954,P<0.01)是影响ACLF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抗凝血Ⅲ活性预测患者90 d生存结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 0.773~0.952,P<0.01),临界值为25%。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χ2=58.20,P<0.01)。结论抗凝血Ⅲ活性可能与患者发生粪便隐血阳性和股静脉血栓有关。抗凝血Ⅲ活性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当抗凝血Ⅲ活性<25%时,患者病死率较高。

  • 标签: 抗凝血酶Ⅲ,活性 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 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Ⅲ(AT-Ⅲ)水平与评估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栓塞风险的CHA2DS2-VASc评分间的关系,探讨AT-Ⅲ在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观察组)和同期住院非房颤人群(对照组)的抗凝血Ⅲ (AT-Ⅲ)、蛋白S、蛋白C及血脂[包括脂蛋白(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CHA2DS2-VASc评分将非瓣膜性房颤人群分为2分以下的低中危组与2分及以上的高危组。用ROC分析AT-Ⅲ的诊断性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CHA2DS2-VASc评分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206例,其中女性54例(26%),年龄(59.9±11.1)岁,对照组76例,女性19例(25%),年龄(59.3±9.8)岁,两组性别(χ²=0.043,P=0.836)、年龄(t=0.352,P=0.725)相匹配。观察组AT-Ⅲ活性[(98.68±11.37)%]明显低于对照组[(110.87±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1,P<0.001)。非瓣膜性房颤人群中CHA2DS2-VASc评分高危组102例(49.5%),低中危组104例(50.5%),高危组AT-Ⅲ活性[(93.67±9.92)%]低于低中危组[(103.60±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3,P<0.001)。高危组蛋白C[(94.34±26.61)%比(102.63±22.74)%]、TC[(4.09±1.02)mmol/L比(4.69±0.97)mmol/L]和LDL-C[(2.18±0.83)mmol/L比(2.74±0.88)mmol/L]水平均低于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风险筛查的AT-Ⅲ预警界值为96.5%,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81~0.81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44.339,95%CI:15.207~129.276)越大,AT-Ⅲ(OR=7.282,95%CI:3.098~17.117)、TC(OR=4.349,95%CI:1.739~10.875)水平越低,非瓣膜性房颤人群CHA2DS2-VASc评分越高,P均<0.05。结论高龄、低AT-Ⅲ活性水平、低TC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正相关,对评估非瓣膜性房颤者血栓发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房颤 抗凝血酶 CHA2DS2-VASc评分 血栓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