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经锁骨静脉入路导管碎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时间范围限定为2017年3月-2020年10月,择取研究样本为70例于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锁骨静脉入路导管碎救治,分析具体救治效果。结果:70例患者术后造影显示41例患者栓塞的肺动脉大部分开通,29例患者部分开通,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术后48h-120h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动脉平均压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经锁骨静脉入路导管碎救治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有介入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栓塞 锁骨下静脉 导管碎栓溶栓
  • 简介:  【摘要】目的 对比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动脉及基底动脉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87例,按照发病至入院时间分别进行静脉(发病时间<6 h,静脉组)、动脉(发病时间6~24 h,动脉组)及基底动脉联合支架植入术(发病时间>24 h,基底动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其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动脉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静脉组,基底动脉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动脉组、静脉组(P<0.05)。结论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基底动脉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基底动脉取栓 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8年4月-2020年3月开展治疗,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以静脉治疗,观察组以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治疗,各纳入病例34例。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完全再通比例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疼痛评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某院就诊且行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周动脉栓塞 介入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脑动脉介入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脑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针对性护理对脑动脉介入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外周动脉栓塞的病人在行介入术时运用专案三维护理模式治疗效果的探究。方法:被研究目标全部都从在我院接受介入术后行专案三维护理方案的患者中选取;设定被研究目标病程时期,2021年7至12月手术治疗前,2022年1至6月为手术治疗后;研究内容是以专案三维护理模式为主体,对比剖析两个时期的疼痛级别、淤血或充血状况、病灶发炎程度、术后治疗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按照三维护理模式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术后各项指标值显著优于手术治疗前,P

  • 标签: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 专案护理 外周动脉栓塞 介入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成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治疗,实验组加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成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增高,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成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静脉溶栓 随机对照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成形 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尿激酶动脉与rt-PA静脉治疗的效果。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8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rt-PA静脉治疗的对照组(n=40)和尿激酶动脉的观察组(n=40),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0.49±2.61)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尿激酶动脉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尿激酶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尿激酶动脉与rt-PA静脉治疗的效果。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8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rt-PA静脉治疗的对照组(n=40)和尿激酶动脉的观察组(n=40),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0.49±2.61)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尿激酶动脉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尿激酶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静脉治疗与静脉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电脑随机分组处理(每组纳入30例);对照组仅实施静脉治疗,观察组在静脉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同时段,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治疗,可采取介入治疗与静脉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确保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血管再通率 神经功能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患肢动脉导管注药治疗,术后继予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阿加曲班注射液等抗凝、祛聚、扩动脉药物治疗,维持6个月以上。诊治期间观察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期间监测多项凝血相关实验室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于2.0~2.5,凝血酶原时间(PT)控制于25s以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控制于正常值1.5~2.0倍,纤维蛋白原(FIB)控制于1.0g/L以上,必要时给予药物剂量调整。评价35例患者总治愈率。结果22例患者在治疗后6~72h患肢血供恢复正常,治愈率62.86%。11例血供得以改善,有效率31.43%,总有效率94.29%。2例无效行截肢手术,无效率5.71%。有效11例中3例股浅动脉全程血栓,后血栓头端部分溶解,造影示小腿广泛侧支循环形成,临床症状显著减弱,缺血范畴控制;2例前已有足踝之下皮肤变黑,诊治后坏死平面减少,坏死感染转好;余6例后部分开通,3例仍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出院进一步诊治后都改善。结论患肢动脉导管注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 标签: 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留置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况,为患者实施动脉导管留置,分析比较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所得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留置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升,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导管留置溶栓 外周动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科进行动脉导管治疗的45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以及阿加曲班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时间超过半年。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结果经过6~72h的动脉导管治疗,26例患者的患肢血供完全正常、15例明显改善、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1.11%。结论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动脉导管,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动脉导管溶栓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桥接动脉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静脉桥接动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50 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 25 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NIHSS 评分、 Barthel 指数均优于常规组( 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桥接动脉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静脉桥接动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强化抗治疗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是否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方法对89例诊断为AMI的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AMI经皮股动脉途径直接PCI患者,83例采用手压股动脉止血(B组),80例采用缝合器止血(c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和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而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B组。结论强化抗治疗,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AMI的疗效与经股动脉组相当,而出现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比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PCI组(包括手压和缝合器组),因此在强化抗治疗,可以考虑将经桡动脉作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我院地处高原,动脉患者术后极易发生缺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13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的评估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无误的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动脉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西宁地区 脑梗死 动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整体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的因素和重点内容。方法收集22个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心电图系列,分析所有病例V1导联T波时变曲线的特征;分析整体护理的益处及早期护理干预的因素和重点内容。结果整体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早期护理干预突出重点,提高了治愈率。结论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整体护理具有优越性,早期干预护理的重点应是监测心电图V1导联T波演变。

  • 标签: 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 整体护理 干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