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海派艺术不是现代派艺术,而是具有现代性属性的艺术。作为现代派的艺术,特别强调风格的时间性,而作为海派的艺术,则主要强调其风格的地域性。如果说,对作为艺术的现代派来说,是一种空间的时间结构,呈现的是一种时间状态;那么,对作为艺术的海派来说,则是一种时间的空间结构,呈现的是一种空间状态。就这种意义上说,现代(主义)派艺术的运动是一种纵向的时间轴运动,海派艺术的运动则是一个横向的空间轴运动,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空间与时间共同生成的复合轴运动。海派艺术的现代性属性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具有适应性和前沿性能力的属性,一种特殊的创新性——具有市场意义的创新能力。海派艺术的这种味道“制造”了海派艺术的魅力——不仅与中国艺术,而且是与世界艺术的差异与距离的魅力。
简介:【摘要】本文试图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讨论当代文化之大义。首先,当代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是回归,它肩负着解放人类主体性的使命登场;其次,当代文化回归的主旨,是重中和强化人的主体性,寻求释放并确立人的主体性文化之内容及形式;再次,当代文化回归趋向的另一展示,是对于形而上的追索,并确立主体间性的立场,这是对现代化的一种平衡和拯救。最后,回归乃人类认识的极限(制)性所致。这也是人类的限制性——主体性边界。这一不无悲观色彩的实在,恰恰是主体性的保障。一切,均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人择的。人类的主体性因此才不断地被周期性重申。主体性的追求与实现,是人类(多次现代性问题)的唯一永恒主题。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性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性。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性的趋势。“剧场性”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性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性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
简介:《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中的“现代性”折射出亚洲新电影在文本形式、内容精神及品格风貌等各方面特性。将“现代性”视为一个动态概念,亚洲新电影可被视为一个具有开放性与颠覆性、正在演进中的动态体系,从而诠释出电影与亚洲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一种富于张力的、复杂又暧昧的交互关系。亚洲新电影在亚洲国家/民族身份的建构中,既有自觉的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寻觅,又追问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认同与被阐释。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与碰撞中,亚洲新电影铸就了自身具有内部异质性与文化想象的独特品格。
简介: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现代化运动,要求对现代性,包括对一些重要的我们信以为标准和经典的观念、制度做深入的反思。现代性在很多领域中被仅仅理解为物质生存状况的转变,而精神方向和价值涵义问题被严重忽略。全球化有很多成就,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威胁更近,贫富差距更大,环境破坏更严重,公共治理则基本上成为空话,伴随着的却是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全球化就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在反思的视野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民主制度都被过度绝对化了,因而虚拟欲望和消费主义膨胀,财富在很多情况下被看作一切的动力和唯一价值,从而使文化和精神价值被瓦解。对经济活动的理解要有足够的人文情怀,要注重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资源,可以成为正在成长的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帮助人们从市场主宰经济的困境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