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觉醒法师是上海玉佛寺的方文,又是上海市佛教协会的会长,同时还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他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佛教界内成长起来的居于领导层的青年精英。如今的上海玉佛寺和其他寺院如龙华寺静安寺等,都由这样一批有学识有见地有道行的僧伽青年领袖们领导着。下面的这篇采访录,记叙了觉醒大和尚以及像他这样的一批僧伽领导人对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赞叹,对现代化都市中佛教应有地位的正确估量,更有对佛教僧伽当代责任的担当。本文采访记者为《佛教在线》总编和《佛教文化》主编,在场的还有上海佛教协会王春云副会长和玉佛寺负责弘法和文化工作的慧觉法师和曹曙红居士。
简介:在中国,宗教舞蹈向有传统。宗教舞蹈对舞蹈文化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仅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侧面,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更是直接影响了舞蹈艺术,特别是当代舞蹈的发展。宗教祭祀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习俗。其对民间舞蹈的作用和刺激,一直历史的存在着正面和负面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宗教习俗的渗透刺激了舞蹈层面的提升。如民间舞蹈内容面的扩大,表演场所的更为普及,表演技巧的提高,以及内在精神的神化;另一方面,民间习俗的反弹又降落了舞蹈的品位,即娱乐和功能性上的萎缩,观赏和审美性的退化加上历史和地域的种种原因,这种正、负二面的影响,常常是相互迭加、复益和交溶的。这样,只要我们抽掉其中的消极意义,有意识地提升其积极意义,也就能使这部分舞蹈能为今天的社会服务。
简介:以笔者近年在上海浦东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浦东川沙道士薛明德先生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本文尝试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东乡村道士的概貌。长久以来,这些乡村道士以“家族道士”的形式生存,世代延续着家族的道业。作为浦东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仪式专家”,历史悠久的家族道士常常成为一个社区仪式生活的“主祭司”。通过提供传统的仪式服务与仪式指导,家族道士与社区的庙和村民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主顾关系。另一方面,浦东沿海社区的各个家族道士之间因为互拜法师形成的“师承”关联,以及共同的祖师祭祀、仪式互助等行动,使该地区的家族道士自然地形成一幅地方道士团体的面貌,表达了这些火居于社区之中的乡村道士的一种身份意识。
简介:本文讨论马克思和本雅明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和现代性的理论,并试图引进一条研究中国城市现代性及上海近代史的新路径。论文首先比较马克思和本雅明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空间发展模式的理论观点。本雅明把现代性看做是灾难的和破碎不全的,并提出要"赎回"被历史遗弃的物质文化来作为批判动力。本雅明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为一种"自然历史"(naturalhistory)——一个不断回归原始的野蛮和破坏的历史。本文提出运用本雅明的以上理论来研究上海近代史(晚清时期),主要是重构一个城市空间和物质文化的主观认知图景。该图景体现了一个"混合型"的现代性,包含了传统和现代,本土和殖民等不同因素。上海的殖民型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旧式村镇型的自然有机空间布局,生产出新的破碎而又流动的空间。这便是一个上海"新自然"(newnature)的历史,其中"自然循环"的旧传统被"赎回"来批判以发展为基调的现代性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