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治疗与肝病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胃肠治疗组39例和肝病治疗组52例。胃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采用胃肠治疗治疗40min;肝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肝病治疗进行每日治疗40min。两组均治疗20个工作日为一个疗程。观察总胆汁酸、总胆红素、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指标胁痛、纳差、胃脘满闷、大便不畅评分较治疗前分别有所改善(均P<0.05)。在各项消化道症状指标中,肝病治疗组对胁痛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组(P<0.05),而胃肠治疗组对纳差/食欲不振、胃脘满闷、大便不畅的效果则优于肝病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中,胃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3.59%,肝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1.15%。在临床疗效分级构成比方面,胃肠治疗组明显优于红外治疗组(P<0.05)。在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中,胃肠治疗组对总胆汁酸的影响变化不大,而肝病治疗组治疗后总胆汁酸有明显下降(P<0.05)。且肝病治疗组降低总胆汁酸的作用优于胃肠治疗组(均P<0.05)。在脾脏厚度与门静脉直径比较中,肝病治疗组治疗前后门静脉有显著改善,且对门静脉直径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脾脏厚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肠治疗与肝病治疗均能有效减轻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胃肠治疗对肝硬化代偿期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优于肝病治疗治疗。而对改善胆汁淤积及增加门静脉直径宽度方面,肝病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肝病治疗仪 肝硬化代偿期 胃肠治疗仪 气滞血瘀
  •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低于对照组的13.85%,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9.1±3.2)d,短于对照组的(16.3±4.2)d,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胃镜 凝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滤过下机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外科监护病房使用枸橼酸钠体外循环抗凝血滤治疗的病人13例次下机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13例次下机原因有主动下机5例(38.4%),血管通路问题2例(15.4%)滤器压力增高1例(7.6%),管路凝血4例(31%),漏血1例(7.6%)。结论枸橼酸抗凝血滤治疗的下机原因与血泵停止时间,液-气平面过低,护士操作不熟练有关。

  • 标签: 枸橼酸钠抗凝 下机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TT、APTT、PT、PDW、MP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IB、PC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其对判定肝硬化患者有无出血倾向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晚期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特异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变化趋势。方法:对非孕生育期妇女100例和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00例,妊娠晚期合并GDM100例患者进行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值监测。结果:与正常非孕生育期妇女相比,正常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降低(10.76s、26.62s、15.93s、0.85s),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显著升高(4.10g/L、2.23g/L),血小板(PLT)2组样本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妊娠晚期相比,GDM的PT、APTT、INR显著升高(11.27s、27.36s、0.89s);Fg、DD、PLT2组样本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妊娠晚期血凝呈高凝状态,妊娠期糖尿病呈病理性高凝,其凝血与继发性纤溶呈动态平衡,注意其凝血指标特殊性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或)排除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标签: 妊娠晚期 妊娠期糖尿病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予以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水平检验,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压积、凝血酶原时间对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组与无出血组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与凝血项目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0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将这一部分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选择同一时间段的体检健康人群20例,将这一部分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检人员做血栓弹力检查与凝血项目检查,然后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经检测后可知,对比其R、K、a角以及M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CI,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研究后证实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现象,同时血栓弹力图和凝血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脑梗塞 血栓弹力图 凝血项目
  • 简介:目的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变化与手术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5例轻中度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需要开颅手术分为手术组(8例)和非手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其中APTT、FDP和D二聚体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0.01);而两组血小板计数、INR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中度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与手术预测相关;临床应将其用于预测TBI患者的手术需要及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中推拿结合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消炎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提高治愈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条码标注在采血室的应用实践。方法对自动条码标注使用前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自动条码标注的应用,提高了护士采血的正确率及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等待采血的时间,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门诊窗口形象。

  • 标签: 标注仪 采血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省出入境单位收集到的已经镜检法证实为恶性疟疾的全血样本32例、镜检为阴性的全血样本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中均提取DNA并加入RT-PCR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疾全血样本23例、间日疟疾全血样本11例,阴性全血样本11例,诊断符合率95.6%。复检结果显示:2例标本通过PCR扩增、序列对照,发现其测序结果与公布的疟原虫序列一致,确定均含有疟原虫。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敏感、可靠的检出疟原虫DNA。

  • 标签: 荧光定量PCR仪 疟原虫 疟疾诊断
  • 简介:摘要血液分析是现代临床血液一般检验的常用检测仪器,可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测。目前,血液分析通过仪器识别,根据HCT的高低决定推片的角度,根据直方图的形态设置了自动加样和真空采血装置,它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也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标准性,但是要充分考虑影响一些影响因素并进行质量控制。本文概述了血液分析的检测原理,说明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并阐述了血液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技术。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