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80例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以80例低体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低体重新生儿的住院天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吞咽与吸允功能建立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而观察组低体重新生儿的住院天数(14.01±3.12)d短于对照组(21.03±1.51)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7.12±3.21)d快于对照组(11.98±2.13)d、吞咽与吸允功能建立时间(6.11±1.15)d快于对照组(9.91±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80例低体重新生儿实行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使患儿的出生体重时间、吞咽与吸允功能建立时间加快,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 PICC导管发生异位的因素,制定相关措施,增加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患儿的痛苦。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胎龄 28-38周,体重 900-2000克,行 PICC 置管的 5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早产儿一般资料及置管情况的差异性 ,分析导致 PICC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胎龄、体重、置管血管、患儿的镇静状态、机械通气、置管护士的层级及送管技巧等的早产儿 PICC 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低出生体重儿个体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 PICC置管方案,可降低导管的异位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产低体质量儿,根据患儿的营养干预时间分为研究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全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采用晚期全肠外营养干预。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后7d观察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观察两组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日均增体质量相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有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p<0.05)。早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2.9±3.0)d,晚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5.4±3.2)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早期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状况,缩短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预充技术在低体重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本院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低体重(体重<5 kg)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血红蛋白(Hb)>100 g/L者分入观察组,Hb<100 g/L者分入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Sorin Kids100膜式氧合器,Wego200型血液浓缩器改良超滤套包,改良后直径为3/16英寸的CPB管道,术后行优化改良超滤;对照组采用TerumoFx-05膜式氧合器,RapidoBLS803超滤器,直径1/4英寸CPB管道,术后行传统改良超滤。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总预充量,库血使用总量,CPB开始前、转流中、改良超滤后的红细胞压积、胶体渗透压、乳酸值和血气指标,以及转流时间、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转流时间、阻断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PB红细胞预充量、术中红细胞的追加量及库血使用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PB转流期间及改良超滤后的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流期间及改良超滤后的乳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升级CPB设备和管道及优化超滤方法在低体重CPB手术患儿中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预充量,达到节约用血目的,并证实其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孕妇低GI(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纳入2012年08月-2013年6月间于昆山市妇幼保健所进行产检的超重/肥胖孕妇人群中,并将其随机分到对照组或者干预组,干预组给与低GI膳食指导,并随访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的平均孕期增重(11.54kg)低于对照组(14.19kg)。干预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440.68g,对照组平均出生体重3893.59g,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重/肥胖孕妇低GI膳食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新生儿低体重改善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我们选取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本医院住院的100例新生儿低体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隔离护理。比较两组在出生后第一周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母婴同室护理组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促进新生儿低体重患者体重增长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尽管并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种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营养摄入和体重增长速度,还改善了家庭参与感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产妇孕前和孕期各种因素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为预防和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76例低出生体重儿及其对照新生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影响低出生体重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产妇日常膳食结构均衡和产前检查次数〉8次与低出生体重发生危险降低有关,OR值分别为0.44和0.28;而孕期体重增加偏少(≤10kg)、有孕早期先兆流产、有妊娠合并症,以及有胎盘或胎膜异常与低出生体重发生危险增加有关,OR值在2.31~3.04之间。结论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是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应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对早期喂养和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64例VLBWI,根据胎龄分为<30周组(85例)和≥30周组(79例),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及首次检测甲状腺功能情况。根据生后首次甲状腺功能检测的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分为甲状腺素正常组和低甲状腺素血症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首次检测诊断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危险因素,以及第2次检测甲状腺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首次检测及治疗与否,将胎龄<30周和≥30周的VLBWI分为甲状腺素正常亚组、低甲状腺素血症治疗亚组和低甲状腺素血症未治疗亚组,比较组间早期喂养耐受性和体重增长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4例VLBWI胎龄(29.7±2.0)周,出生体重(1 210±210)g,超低出生体重儿27例(16.5%)。首次甲状腺功能检测日龄为(10.7±3.1)d,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为45.1%(74/164),其中轻度71例,重度3例。胎龄≥30周组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较高[55.7%(44/79)与35.5%(30/85),χ2=6.883,P=0.009],且3例重度低甲状腺素血症全部出现在胎龄≥30周组。胎龄(OR=1.413,95%CI:1.044~1.912,P=0.025)和男婴(OR=2.082,95%CI:1.047~4.143,P=0.037)是首次检测诊断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危险因素。首次检测甲状腺素正常者,第2次检测时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为47.6%(39/82),胎龄≥30周组发生率高于胎龄<30周组[64.5%(20/31)与37.3%(19/51),χ2=5.745,P=0.017]。首次检测诊断低甲状腺素血症者,第2次检测时未治疗组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81.3%(26/32)与38.7%(12/31),χ2=11.905,P=0.001]。各胎龄组内比较,甲状腺素正常亚组、低甲状腺素血症治疗亚组和低甲状腺素血症未治疗亚组生后21 d内腹胀的发生率,生后7、14和21 d喂养量和7、14和21 d内体重增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LBWI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较高,生后应进行2次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发现延迟出现的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素水平及是否治疗对生后早期喂养及体重增长未造成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