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五十年来,心血血管迅猛发展,成为各大医院的标志性学科。科学研究贯穿于心血发展的始终,是学科发展的"引擎"。循证医学、微创技术、内外科融合(杂交技术)、心脏移植、机械辅助和基础研究是心血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持续重视,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新技术革命为心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必须高度重视多学科协同发展,推动心血创新。

  • 标签: 心血管外科 发展 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优质护理进行详细研究为本文研究目的,并对该项护理模式应用于血管介入术护理中的体会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300例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笔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150例优质护理及参照组150例常规护理。对接受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检验对比,再利用统计学来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数据对比均显低,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150(100.00%)对比参照组总满意度125(83.33%),研究组护理方式更令患者满意,满意度数据较高,组间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管介入术护理中结合使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将临床整体护理质量提升,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管外科介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价心血状态监测系统在心血系统疾病早期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7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 435名35~59岁、无ICVD病史的电网职工。应用心血状态监测仪测量其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率(PWV)、冠心病趋势性指标(CHDI)和心力衰竭趋势性指标(HFI)等,同时应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病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计算受检者未来10年ICVD发病危险(%),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与心血状态监测仪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 435名受检者的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中位数为2.1%,其中男性(2.9%)明显高于女性(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1,P<0.01)。ICVD 10年发病危险与CHDI(r=0.45)、HFI(r=0.12)和PWV(rLbaPWV=0.45,rRbaPWV=0.50,rbaPWV=0.51)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与ABI(rLABI=-0.24,rRABI=-0.23,rAABI=-0.42)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1),且在不同性别、体质指数亚组中的总体趋势相同(均为P<0.01)。结论ABI、PWV、CHDI、HFI与电网职工ICVD 10年发病危险相关,CHDI、HFI、PWV增高及ABI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ICVD远期发生风险。

  • 标签: 缺血性心血管病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延迟关时最佳的器械清点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延迟关的42例心外科手术,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按照开胸前、关胸前、关后常规进行器械清点,试验组将准备填塞用的显影纱布单独清点并记录,与其他器械及敷料按照开胸前、填塞前、填塞后、关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进行4次清点。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点器械耗时缩短、器械清点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显影纱布块准备的齐全率、手术医生对器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器械清点及时率均得到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外科手术延迟关时器械的清点时机和方式,采取4次清点、分开记录的模式符合手术的要求。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延迟关胸时 器械清点时机 方式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提高心血内科(以下简称为心内科)护理质量与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50例,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药管理缺陷发生率更低,且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性十分有利。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性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身体活动不足是全球死亡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身体活动总量、强度、类型及其组合和规律性与心血疾病危险因素、发生风险及死亡的关系,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身体活动
  • 简介:摘要在无症状的高危人群中进行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病(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ASCVD的风险评估技术,在无症状人群中筛选出ASCVD风险程度较高的亚组并进行强化干预,已成为ASCVD一级预防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了ASCVD传统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和限制性以及可预测ASCVD的多组学和影像学技术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这些研究将进一步强化ASCVD的预测体系,在无症状人群中实现心血疾病风险的精准预测。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多组学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治疗应用于心血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心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试验组(采用营养治疗),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3-2020.12收治我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营养治疗用于心血疾病住院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营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的800例研究对象的时间截取范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均实行产前超声诊断,对全部孕妇进行跟踪的检查与访问,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对上述800例孕妇访问后,发现:800例孕妇中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70例,占比70/800(8.75%),730例孕产妇在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后,没有发现异常。通过对70例产前检查后诊断为胎儿血管畸形的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并在产后对其实施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62例胎儿血管畸形,由此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62/70(88.57%)。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胎儿血管畸形的状况,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促使新生儿的质量较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血管畸形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识别心血药物临床使用中的常见误区,以促进药物的谨慎临床使用。方法 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使用的心血药物统计资料,并诊断和讨论对药物使用的误解。结果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共有3,000例心血疾病患者入院。所有患者均接受了14种心血药物的治疗。其中有706名用药错误的患者。结论 为了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病症的治疗率进行提高,从而保障患者的正常的高质量的生活,非常的有必要针对在用药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甄别,另外正确的合理用药还可以节省患者的经济成本,少花冤枉钱。。

  • 标签: 心血管 临床用药 常见误区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血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内本院60例心血内科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患者 心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外心血内科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研究进展,并进行合理的展望。方法:使用近些年来的各种数据来分析、总结当前心血内科专业的情况,并使用统计方法做详细分析。结果:探索了高血压、心电生理学、心脏起搏技术、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以及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结论:对心血内科专业的新进展进行分析以及展望,充分发挥心血内科在临床上的独特优势,建立有关的医学体系。

  • 标签: 心血管内科专业 新进展 展望
  • 简介:摘要超声诊断是心血疾病最主要的无创影像检查方式,在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功能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实时成像、价格便宜、可床旁操作等优点。随着心血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对于超声检查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超声检查存在不足。因此,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超声医学,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精准诊疗。智能算法有潜力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本文就人工智能在量化心血结构和功能、鉴别疾病以及预测心血事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诊断 人工智能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并发症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我院心血内科接治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均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11%,实验组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对照组中有5患者发生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心血内科内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在心血内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方案 影响效果 心血管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低血压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心血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低血压发生率为2.86%显著较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11.43%,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内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且解决相对的护理问题,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方法:从2020年8月到2020年12月,通过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一共发生心血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共50件,并通过各种调查和研究分析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和归纳。结果:经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类和总结,原因从护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为切入点进行归纳。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整体素养不强,护理观念缺乏等因素。管理人员对心血内科护理缺乏规范的制度进行管理,管理机制存在着漏洞。患者由于病情的进展和延续,精神和心理具有强大的压力,经济上也存在着巨大的负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随之提高。结论:医院的管理人员应当健全心血内科护理的管理措施,从严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养,提高护理质量,最终达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与建议
  • 简介:摘要:心血内科患者的情况更为严重,随时有可能因为突发性事件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为此,需要安排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适当干预,并且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避免意外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影响到临床护理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而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心血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心血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血内科疾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加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更充分的满足患者的内在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方法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心血管内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