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接种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病的效果进行观察及探究。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圩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受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儿童有1000例儿童,针对所有受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疫苗接种率和疾病阳性率。结果在1000例儿童中,共有960例实施了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接种,疫苗接种率具有96.00%;并且所有患儿在经过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接种以后,未出现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即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0.00%,预防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为儿童进行接种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或者消除疾病阳性率,但是总体的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也要做好相关的疾病知识预防工作,将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率提升,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控制流感疾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接种流感疫苗的30例接种者为观察组,于同期选取30例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流感防控。研究期间,为观察组接种流感疫苗。后期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流感发病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0例观察组中,随访期间发生1例流感,流感疾病发病率为3.33%;对照组中发生10例流感疾病,发病率为33.33%,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0.00%,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流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能够降低流感疾病发病率,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出显著的预防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流感疫苗接种对流感的防控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县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参与流感疫苗接种的3252例人员,从中随机抽取50例参与并完成全程流感疫苗接种的人员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人员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记录人员的流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人员的流感发生率为0。结论:流感疫苗接种对流感具有较高的防控效果,能够明显控制流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感染科为流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改善其病症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我院感染科实施治疗的60例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流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通过科学性、针对性护理服务落实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也能较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变(SVD)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找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诊断SVD的血流参数截断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收治的经头颅磁共振成像证实的SV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颈部血管超声及TCD检查.记录脑白质病变程度、梗死灶数目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χ2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采用t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血流参数;绘制脑血管搏动指数(PI)诊断症状性SV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1级为主,分别34.6%(28/81)及35.8%(29/81),3级、4级均分别占14.8%(12/81);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为最少,占15.7%(31/198),1级、2级、3级分别占29.8%(59/198)、29.3%(58/198)、25.3%(50/198).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0级者比例多于症状性SVD组患者,而脑白质疏松程度2级、3级者比例少于症状性SVD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4,P=0.001;χ^2=6.423,P=0.040;χ^2=8.265,P=0.005).症状性SVD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23.6±7.3)cm/svs(27.8±7.0)cm/s,(31.9±10.3)cm/svs(35.3±9.3)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9,P〈0.001;t=2.500,P=0.013),而2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SVD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PI指数均高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0.99±0.17vs0.93±0.14,1.03±0.18vs0.96±0.15,0.98±0.17vs0.92±0.14,1.10±0.18vs1.04±0.23,1.09±0.21vs1.00±0.1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5,P=0.008;t=-2.616,P=0.003;t=-2.724,P=0.007;t=-3.323,P=0.025;t=-2.896,P=0.004).ROC曲线显示,PI为1.05时,PI诊断症状性SVD的敏感度为37.9%,特异度为78.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儿童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以及疫苗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地区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7月间接受调查的 200例适龄儿童展开随机分组研究,将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纳入 100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儿童均未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研究组儿童则均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持续随访 9~12个月后对比两组儿童流感疾病发生率,同时对研究组疫苗注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最终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流感疾病发生率( 6.0%)相比于对照组( 28.0%)显著更低,对比差异存在有统计的意义( P<0.05);且研究组儿童在疫苗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4%, 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童表现症状轻微,且均在 3d内得以自行缓解。结论:对于儿童群体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后可显著地降低其发生流行性感冒的几率,同时疫苗注射安全、有效,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疏风宣肺解毒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ICR小鼠分为正常组(N组)、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组(M组)、奥司他韦对照组(C组)及疏风宣肺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SH、SM、SL组),每组10只。通过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0.05 mL)滴鼻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N组以0.05 mL生理盐水滴鼻。SH、SM、SL组于滴鼻感染后2 h灌胃疏风宣肺解毒方,含药浓度分别为临床用药的2倍量、等量、1/2量(约为3.8、1.9、1.0 kg/L),每日1次,每次0.2 mL,连用4 d;C组灌服奥司他韦2.5 kg/L;N组和M组灌服蒸馏水。第5天取小鼠全肺,提取肺组织总RNA,与小鼠全基因芯片杂交并检测,筛选参与炎症相关通路中的靶基因。扫描杂交芯片,计算芯片探针信号在各组与M组的强度表达比值,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其中P<0.05且log2比值>1为上调基因,P<0.05且log2比值<-1为下调基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8)、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的mRNA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差异基因表达IL-1、IL-8、ICAM-1明显上调(log2N组/M组分别为2.62、2.07、1.41,均P<0.05)。与M组相比,SH、SM、SL、C组差异基因表达IL-1、IL-8、ICAM-1均明显下调(log2SH组/M组分别为-1.91、-1.85、-0.88,log2SM组/M组分别为-3.10、-1.74、-1.84,log2SL组/M组分别为-1.89、-1.39、-0.53,log2C组/M组分别为-2.46、-1.52、-1.44,均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M组IL-1、IL-8、I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N组显著升高〔IL-1(2-ΔΔCT):4.63±0.24比1.01±0.13,IL-8(2-ΔΔCT):6.28±0.13比1.02±0.09,ICAM-1(2-ΔΔCT):2.90±0.18比1.02±0.12,均P<0.05〕。SH、SM、SL和C组IL-1、IL-8、I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M组组显著降低〔IL-1(2-ΔΔCT):2.12±0.32、1.71±0.07、2.05±0.16、1.66±0.13比4.63±0.24,IL-8(2-ΔΔCT):3.89±0.13、2.08±0.19、2.98±0.20、2.02±0.12比6.28±0.13,ICAM-1(2-ΔΔCT):1.72±0.93、1.34±0.14、1.53±0.25、1.17±0.12比2.90±0.18,均P<0.05〕,但SH、SM、SL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风宣肺解毒方通过下调IL-1、IL-8、ICAM-1炎性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的炎症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8年01月~2020年12月,入选此次研究1707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的儿童,结合此间儿童是否注射疫苗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未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3)和观察组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n=854),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生率,观察组儿童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5.97%)得到了明显降低,和对照组(24.97%)相比,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在854例儿童中,头痛发生率为4.57%,发热发生率为7.14%,疼痛发生率为1.64%,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6%。结论:针对儿童注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发生率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防治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流动人口传染性肺结核治疗管理干预措施,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笔者所在单位治疗管理的300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根据综合干预时间分为干预前(对照组)(2015.6~2016.6)与干预后(分析组)(2016.7~2017.7)各150例,总结分析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提前告知率、代管率、到位率、治疗完成率等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涂阳、涂阴、初治、复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提前告知率、代管率、到位率、治疗完成率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跨区域治疗管理措施应用于流动人口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中效果确切,建议政府方面应支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力度,以此保障人群的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动孕产妇人群产前产后产生抑郁症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行心理干预,以消除或缓解孕妇的各种负性心理,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并发症,有效减免分娩费用,保证母婴安全。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接受辖区外孕妇建卡1165人,收治住院的产妇376人。通过1通过乡村医生和妇女主任等公共卫生联络员对新流入孕妇开展工作2对快到预产期的产妇,通知公共卫生联络员上门说服,及时住院待产3送母婴到病房,使产妇感到一种家庭的温暖做好母乳喂养宣教。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缓解孕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情绪,减少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适当给予心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缓解流动孕产妇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