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门诊分诊系统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其优化对于提升护理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首先在深入理解分诊系统理论基础之上,探讨了优化策略与护理效率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分诊流程、提升分诊人员专业能力、引入智能化分诊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护理效率。此外,优化后的分诊系统还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助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分诊系统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升患者就诊效率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优化的分诊系统也有助于护理团队更好地进行资源调配,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总结来说,门诊分诊系统的优化是提升护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优化策略,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持续改进分诊流程,以达到提升护理效率、优化患者体验的目标。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个性化分诊、远程护理等新兴模式对护理效率的潜在影响,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750 kV超高压变电站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7月,通过对变电站1、变电站2、变电站3、变电站4、变电站5、变电站6和变电站7等750 kV超高压变电站六氟化硫、工频电场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和检测,分析作业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接触的六氟化硫水平、工频电场及噪声强度。结果7座750 kV超高压变电站的358个六氟化硫检测点结果合格率为100.0%;工频电场8 h时间加权平均值结果合格率为100.0%,847个工频电场检测点中,工频电场检测超标率为64.3%,不同变电站和巡检区域工频电场检测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52、50.86,P<0.01);其中断路器巡检区域工频电场超标率最高(94.4%,34/36)。7座变电站噪声强度检测结果为41.1~79.7 dB(A),合格率为100.0%。结论750 kV超高压变电站运维工接触的六氟化硫、工频电场和噪声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主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母线、开关等巡检区域存在较高的工频电场辐射,应在运行过程中加强设备选型、选用机器人巡检、调整巡检时间,以降低变电站运维工工频电场接触强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在ICU老年脑卒中中的应用。方法:将近一年(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ICU内老年脑卒中病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实验组行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能够发现实验组的病患在睡眠质量障碍评分中,入睡时间(1.23±0.32)、睡眠质量(1.18±0.34)、睡眠时长(1.17±0.36)、睡眠效率(1.22±0.30)均低于对照组(1.89±0.45)、(1.79±0.43)、(1.78±0.45)、(1.87±0.44),表示实验组病患的睡眠质量更佳;且实验组病患的SAS焦虑评分(38.65±3.01)、SDS抑郁评分(37.75±3.48)也都低于对照组(45.25±4.11)、(46.22±4.56),表示实验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从各项实验数据的结果上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在ICU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护理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佳,方法行之可用。
简介:摘要:目的 涵盖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关于护理方式与处理结果之间关系的探讨。方法 选取了90位患者参与此次试验,采用随机数法来将参与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计45人。对照组获得了常规的透析护理,而研究组基于此,进行了一些优化操作。结果 对比常规组,实施优化护理的研究组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URR和KT/V值明显更高。另外,同样在研究组的患者,在优化护理后其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所展示的数值比优化前显著低,明显肾小球滤过率(Ccr)有所提升,表明优化护理措施的确有效。在研究组中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如心力衰竭、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脑血管突发事件等的发生频率呈现明显降低。这一切都清晰说明了恰当和优化的护理方式对于血液透析的效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措施可以优化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在恢复的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名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为60例。选择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患者,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米尔伊与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评分(18.61±1.95)分优于实验组评分(9.23±2.16)分,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恢复治过程中,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康复快,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观和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血液检验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临床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一共80份,对其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KDTA-K2抗凝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异侧采集血液标本值和同侧采集血液标本值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正常标本参考值和溶血标本平均值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正常的送检结果参考值和1小时后送检的检验平均值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涉及到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的发生、送检的时间等等方面,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血液标本的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度。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水碘含量,并绘制水碘分布图,为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对青海省所有县(市、区)以乡(镇、街道,简称乡)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计算水碘中位数,并绘制青海省水碘分布图。结果在392个乡共采集水样1 836份,水碘中位数为1.7 μg/L;水碘中位数< 5 μg/L的乡占80.6%(316/392),水碘中位数在5 ~ 10 μg/L的乡占17.1%(67/392),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占2.3%(9/392),乡级水碘中位数最高为24.8 μg/L。根据调查结果,成功绘制了青海省水碘分布图、青海省西宁市水碘分布图和青海省海东市水碘分布图。结论青海省全境外环境普遍缺碘,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应持续实施,参照水碘分布图,引导群众科学补碘。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开放三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政策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地、外地建册的孕妇1931例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并整理其一般资料,分析居民生育意愿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居民生育意愿及政策影响因素。 结果 三胎政策开放后,近三年本地生三胎的例数为5例(1.15%),外地生三胎的例数为137例(9.19%),愿意生三胎的居民和不愿意生三胎的居民在经济收入、育儿压力、家庭形态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经济收入、育儿压力、家庭形态是居民患者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三胎政策开放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政策宣教支持,加大福利待遇,提高女性生育意愿。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和 社区综合护理在术后换药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并阐明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择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需术后换药的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换药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后的疼痛程度和伤口愈合的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意义, P<0.05。 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业区居民砷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工业区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7年,在兰州市西固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样本,检测砷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模型评估工业区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抽取常住居民(包括成人、儿童青少年)进行尿砷和血砷含量检测,分析砷的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和砷与内、外暴露各因素的关系。砷含量均以几何均数表示。结果共采集84份大气PM2.5样本,砷含量为7.53 ng/m3;共采集108份饮用水样本,砷含量为0.002 2 mg/L;共采集40份土壤样本,砷含量为0.14 mg/kg。工业区环境中砷的总非致癌风险商为0.39,低于非致癌风险商可接受水平(1.00);总致癌风险为6.59 × 10-5,其中以饮用水经口摄入途径贡献最大,呼吸吸入途径次之,分别占总致癌风险的78.60%[(5.18 × 10-5)/(6.59 × 10-5)]和20.79%[(1.37 × 10-5)/(6.59 × 10-5)]。共抽取常住居民135人,采集血样135份,血砷含量为0.92 μg/L,其中成人血砷含量(1.05 μg/L)高于儿童青少年(0.75 μg/L,U = - 3.594,P < 0.05);采集尿样135份,尿砷含量为14.17 μg/L;尿砷与血砷水平呈正相关(r = 0.357,P < 0.05)。血砷水平与总致癌风险,经呼吸、口和皮肤暴露的致癌风险均呈正相关(r = 0.252、0.244、0.255、0.255,P均< 0.05)。结论工业区环境中的砷元素对居民健康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限制居民饮用水经口途径和呼吸途径的砷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