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股前外侧皮瓣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皮瓣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皮瓣供区修复后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皮瓣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皮瓣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统游离皮瓣与穿支皮瓣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皮瓣、手术风险、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找出预防、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1320例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穿支皮瓣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300例,(180例传统皮瓣、120例穿支皮瓣)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5~5年。从皮瓣选择、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300例皮瓣,因故放弃和失败10例,成功率为96.7%,术后皮瓣坏死率为3.3%。术中发生血管危象38例,其中传统皮瓣16例,穿支皮瓣22例,传统皮瓣经对症处理解除危象27例,手术挽救成功1例;穿支皮瓣对症处理解除危象19例,1例失败放弃,2例穿支皮瓣部分坏死。完全失败10例。本组急诊皮瓣手术32例,感染率仅为3.2%。慢性创面268例,感染率为8.5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其它还有:边缘愈合不良及部分坏死、皮瓣与受区匹配问题、供区遗留创面、瘢痕,功能障碍等问题。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皮瓣成活的关健。严格遵守皮瓣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皮瓣张力是皮瓣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切除术后进行乳房再造一直是整形外科重要的工作。乳房再造通常需要大量的皮肤软组织才能完成。带蒂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PTRAM)的应用是乳房再造历史上的里程碑,从此乳房再造进入了腹部皮瓣时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是PTRAM的进一步升级,对腹部供区功能损伤更小,皮瓣血供更好。最新的研究表明,腹部皮瓣乳房再造不会影响怀孕生育,多种血供模式的选择能够修复更加严重的缺损,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再造乳房的对称性。在2020年代的当下,腹部皮瓣依旧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金标准,整形外科医生应该持续开展对腹部皮瓣乳房再造的应用、研究与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足跟皮瓣修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行足跟皮瓣修复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则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瓣外形臃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在小儿足跟皮瓣修复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我科44例舌癌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结果我科44例舌癌病人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结论舌癌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对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3例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开展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造成游离皮瓣血循环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13例足创伤中,6例游离皮瓣移植后发生毛细血管危象;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11例患者足部功能和外形良好,行走正常,2例前足断离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功能,可行走(跛行)。结论:足部毁损伤后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发生率较高。通过术前、术后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皮瓣血循环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颏下岛状皮瓣(SAIF)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舌癌根治后舌缺损修复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岁。18例用SAIF进行舌修复重建,22例用ALTF修复重建。术后均门诊随访,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二种修复方式术后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舌体柔软度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等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8例SAIF和22例ALTF术后全部成活,其中1例ALTF术后出现静脉血管危象,清除吻合部位血栓后再次手术皮瓣成活。术后随访12~48个月,二组患者术后舌功能恢复情况为语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IF和ALTF组分别为13例、15例,P=0.206),但是吞咽功能障碍SAIF组明显高于ALTF组(SAIF和ALTF组分别为15例、7例,P=0.014),而且SAIF组手术平均时间(3.5 h)明显低于ALTF组(6.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IF和ALTF均是舌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方法:SAIF手术操作简单,制取时间短;ALTF可提供足够的组织量,术后可隐匿瘢痕,减少供区并发症,有利于吞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皮瓣、改良菱形皮瓣。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