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血液检验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的86例健康检验者作为参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检验中开展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液检查中MCV、MCH、RDW指标检出高于参照组,而RBC、Hb、RBC/MVCV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尤其是血液检验中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2-2017.3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全麻组实施全麻,腰硬联合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效果;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嗜睡等的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起效、术后清醒时间、出血量以及疼痛指标。结果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均是100%;腰硬联合组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嗜睡等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腰硬联合组血流动力学水平优于全麻组,P<0.05。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术后清醒时间、出血量以及疼痛指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侧重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风险评估系统,并评价其预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 086例,男493例、女593例,年龄(76±5)岁(范围60~94岁)。随机选取其中543例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建立,男253例、女290例,年龄(75±6)岁(范围60~92岁)。以患者的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和手术风险因素评分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以另外543例进行验证,男240例、女303例,年龄(74±7)岁(范围60~94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比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the 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和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评估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预测模型方程为:lnR1/(1-R1)=-7.13+0.112×PS+0.148×OS;lnR2/(1-R2)=-6.14+0.124×PS+0.136×OS[R1为并发症发生率,R2为死亡率,PS(physiology score)为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OS(operation score)为手术风险因素评分]。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比较的5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2例、死亡36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模型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6.34%(范围6.18%~61.29%),预测发生并发症64例;预测死亡率为6.05%±3.26%(范围2.45%~58.36%),预测死亡29例。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25.36%±13.95%(范围9.16%~76.34%),预测发生并发症126例;预测死亡率为10.46%±5.31%(范围6.23%~59.34%),预测死亡54例。DORSSSP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4%±9.67%(范围8.36%~70.85%),预测发生并发症99例;预测死亡率为10.12%±5.16%(范围7.35%~57.54%),预测死亡52例。在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82、0.75,灵敏度分别为0.89、0.83、0.85,特异度分别为0.80、0.86、0.92,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在预测死亡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67、0.71,灵敏度分别0.85、0.69、0.75,特异度分别为0.73、0.94、0.95,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与POSSUM、DORSSSP相比,预测手术风险整体性能更高,预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
简介:摘要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多种蛋白、糖和脂类水解酶的活性,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等重要的药理作用,符合SIRS及MODS的治疗原则,在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手术创伤等严重刺激引起的SIRS及MODS时起到减轻组织器官损伤、阻断瀑布式炎症反应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计8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称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的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其护理质量较好,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低。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舒适护理,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使得患者并发其他疾病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记录的>2.0s的长RR间期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检出长RR间期患者共38例结合其监测日志进行分析。结果38例长RR间期中,心房纤颤18例占47.4%,II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占21.1%,窦性停搏6例占15.8%,窦房阻滞4例占10.5%,房早未下传2例占5.3%。长RR间期多见于睡眠期,清醒期发作较少。最长RR间期为4.52秒。睡眠组黑朦、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睡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7,P=0.031)。出现黑朦晕厥症状的RR间期均在3.5s以上,RR越长,相关症状越重。结论应用动态心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长RR间期及其相关原因,并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对于有黑朦晕厥症状病人,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CT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w550全身CT机,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2例精神障碍患者的头颅CT检查与分析(主要以显示脑组织密度、脑室、脑沟、脑池等)。结果酒精中毒性精神病44例,情感障碍35例,精神分裂症21例,神经症18例,精神发育迟滞16例,癫痫性精神病9例;原发病变致继发性精神障碍(下称继发性精神障碍)9例包括脑转移瘤2例、外伤后脑软化灶2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1例、先天性发育不良2例、多发性脑梗死1例、慢性脑囊虫病1例),阳性病例数占全部患者的82%(如表1、2)。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颅脑形态学改变与病因、病程、治疗方式等密切相关,尤以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脑形态学异常改变的机率最高、最明显;所以头颅CT检查能够使我们及时发现脑组织的改变,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的指导作用,避免、减轻脑组织损伤,尽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价值,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确诊为肺癌并且均经病理检查,对比组患者的检查方法维持不变,而观察组用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肺癌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整理、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对比组病理检查,确诊患者73例,符合率为91.25%;观察组因螺旋CT检查,确诊患者76例,符合率为9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最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妇盆底肌损伤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所门诊产后6~8周常规康复检查做盆底肌肉检测后收治的2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治疗,疗程结束3个月随访检测所有接受规范治疗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检测肌力并按相关标准判定对照组和研究组肌力≤3级分别为61例(36.3%)、74例(56.9%),盆底肌力分级≥4级分别为56例(43.1%)、107例(63.7%);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4.6%、67.3%,研究组盆底肌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减退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盆底肌锻炼、采用阴道哑铃练习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均为有效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以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最为显著,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进行手术治疗且并发症脑脊液漏的的腰椎疾病患者中遴选82例开展全面分析,分组方法是方便抽样法,组别为试验组、参照组,各组纳入41例。护理过程中,给予参照组基础护理,给予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参照组结果相比较,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