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
  • 简介:【摘要】 危急重症是指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在短时间内就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疾病,而此类患者多为院外发病,进入院内后,需要前往多个科室接受检查或治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运处理。儿科患者由于年龄较小,自身免疫力较低,因此在转运过程中不仅需要监测其生命征,还需要给予其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转运情况。本文对急诊儿科危重患者的转运护理进展进行综述,采用针对性的护理,以保障后续儿科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

  • 标签: 急诊 儿科 危急重症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在机械通气患者高压氧治疗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浙江明州康复医院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单,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及交接不清的发生情况、护士满意度及平均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和交接不清的发生数分别为8例、2例,分别少于对照组的21例、11例,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 vs. 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交接时间为(9.95±1.23)min,短于对照组的(22.46±1.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的运用规范了机械通气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转运交接流程,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及交接不清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转运交接的工作效率及交接护士双方的工作满意度,保障了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

  • 标签: 机械通气 高压氧 转运 交接 SBAR模式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 标签: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病人应用急诊转运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需气管插管病人4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急诊转运期间应用转运呼吸机,而对照组则应用简易呼吸器。综合分析两组的通气效果、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转运后的血氧饱和度为(97.3±1.0)%、心率为(105.6±2.8)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1±1.2)%、(116.9±3.4)次/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为0.0%,明显比对照组的15.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病人急诊转运过程中积极应用转运呼吸机,可有效支持呼吸、预防气管插管移位,提高转运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院内转运 应用效果 急救转运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采取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患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6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患者为样本,研究指标在2021.05-2022.06时间段内,数组排列随机化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人员(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纳入30例人员(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统计对比:(1)院内转运指标;(2)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人员院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数值改善价值较为理想,(P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 急诊科 院内转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安全转运和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采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安全转运 前瞻性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对肌腱愈合的影响,并观察腺病毒、AAV以及脂质体-质粒三种基因治疗载体应用于肌腱所产生的组织反应。方法取13只成年白色来亨鸡的双侧中趾趾深屈肌腱(26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根,实验组肌腱完全切断后注射AAV2-bFGF并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对照组不注射AAV2-bFGF,仪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第4周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8周末测定趾屈曲功。将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趾深屈肌腱(36根)分成三组,每组12根,分别注射10μL的腺病毒、AAV2和脂质体-质粒载体,术后第3、7、14天分别取肌腱,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AAV2-bFGF可以在术后4周显著地提高肌腱bFGF的表达,而且不增加趾屈曲阻力(粘连形成)。所测屈曲功第8周末实验组为(0.052±0.031)J,对照组为(0.049±0.035)J,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6,P=0.8984)。脂质体-质粒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重于腺病毒载体组,AAV2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最轻,在腱外膜处有组织反应,而腱内膜区域几乎无组织反应。结论用AAV2载体转bFGF基因至肌腱能有效增加愈合肌腱的bFGF。在三种所研究的载体中,腺病毒和AAV2载体引起的组织反应比脂质体-质粒载体轻。AAV2引起的组织反应最轻。AAV2可能会成为肌腱的转基因良好载体

  • 标签: 基因疗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腺病毒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模式识别受体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成年C57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TBI组,每组各3只,分别将Sham组正常皮层组织和TBI后3 d损伤周围皮层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4个不同时间点TBI组(术后6 h、1 d、3 d和7 d),每组各6只,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Fpr1的表达变化情况;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TBI组、TBI+溶剂组和TBI+HCH6-1(Fpr1抑制剂)干预组,每组各6只,通过Western blot、脑含水量测定和行为学检测等实验评估各组炎性反应和神经功能等。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BI组损伤周围皮层组织Fpr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第3天高于Sham组最显著(相对表达量为2.480±0.331,t=7.757,P<0.01),且主要表达于胶质细胞。TBI+HCH6-1(Fpr1抑制剂)干预组中炎症分子IL-1β、IL-18、TNF-α、Caspase-1和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TBI+溶剂组(t=2.161、4.245、2.992、5.945、4.409,P<0.05)。在行为学方面,TBI+HCH6-1(Fpr1抑制剂)干预组小鼠在第3天和第7天mNSS行为学评分低于TBI+溶剂组(t=4.183、3.162,P<0.05);TBI+HCH6-1(Fpr1抑制剂)干预组小鼠在第7天转角实验中左转%低于TBI+溶剂组(t=2.273,P<0.05);TBI+HCH6-1(Fpr1抑制剂)干预组小鼠在第7天挂线实验中停留时间长于TBI+溶剂组(t=3.123,P<0.05)。结论Fpr1促进TBI后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抑制Fpr1能够改善TBI后神经功能缺陷。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炎症 甲酰基肽受体1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带状疱疹患者中使用泛昔洛韦联合胸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一共10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泛昔洛韦联合胸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泛昔洛韦联合胸腺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仅使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的患者,并且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使用泛昔洛韦联合胸腺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泛昔洛韦 胸腺肽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腺五联合多西他赛 +奈达铂方案对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化疗副反应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 60例,根据首次入院化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腺五联合多西他赛 +奈达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 +奈达铂方案进行化疗,化疗 4个周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化疗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结果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 RR和 DCR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 +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例数分别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现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例数较对照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胸腺五联合多西他赛 +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辅助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腺五肽 多西他赛 奈达铂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8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应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出7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3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程序管理,组二3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转运时间、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转运时间及家属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适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护理,可明显缩短转运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 院内危重病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62例则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有效缩短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耗时,对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循证 院内转运实践 急诊危重症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应以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60例,根据转运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观察组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结合转运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交接用时比对照组用时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保证转运安全,缩短时间,提升交接护理人员满意度,可以借鉴。

  • 标签: ISBAR交接模式 优化分级转运 急诊介入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细菌感染在临床常见,易误诊,经验性治疗常缺乏针对性。由于病原学诊断方法匮乏,目前诊断多依赖细菌感染指标,而每个指标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即使综合应用,现有感染指标仍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细菌感染指标依然很重要。近年发现,人中性粒细胞脂质运载蛋白(human neutrophil lipocalin,HNL)在细菌感染方面可能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其能否成为新的、更具优势的生物学标志物备受关注。现就HNL的生物学特性、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对于传统细菌感染指标的优劣做一综述,旨在系统了解和认识HNL,为进一步开发和普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细菌感染 人中性粒细胞脂质运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ICU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的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只有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制定完善转运工作流程,才能确保患者转运安全。

  • 标签: ICU患者安全转运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