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生肌肉骨骼疼痛(MSP)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我校大二中医系学生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应用中国肌肉骨骼疾患问卷收集MSP相关疾病及MSP判定。结果 MSP患病率为69.9%。30例(23.4%)为单部位疼痛,36例(28.1%)为2部位疼痛,36例(28.1%)为3部位疼痛,26例(20.3%)为4部位及以上疼痛。疼痛发生率较高的部位为颈部、腰部和肩部,疼痛发生率较低的部位为肘部、踝/足部。重度疼痛8例(6.3%)。19例(14.8%)疼痛持续时间≥24h。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更长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是M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生具有非常高的MSP患病率,长时间应用电子产品会显著增加MSP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收集临床生化检验出现质量问题的标本案例,进一步对照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促进生化检验质量方面的提高。方法 在本院检验科所有进行血生化检验的群体中,抽取60例出现了质量问题的结果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扰因素情况加以深入性的分析和观察对比,进一步详细了解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关键性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应对策略,为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结果 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的是,样本溶血、超时送检、送检登记不合理为主的临床影响因素占比要比实验室操作离心不充分、水溶时间过长、反馈与查对问题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一些(P<0.05),有影响因素的明显不同。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活动开展进行的过程中,全过程都有较多的质量影响因素,因此现阶段要不断让临床样本采集阶段、实验室阶段的相关流程变得更加规范,以此来提升相关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工作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检验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416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提供本次研究的血液样本提供者,采集2416例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实施生化检验,每位研究研究对象均采集2份血液样本,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2次生化检验,将2次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的研究对象选出,分析引起这些差异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应对对策。结果:经统计有236例研究对象的2次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样本溶血、输液侧采血、血液样本离心不充分、血液样本水溶时间过长、血液样本超时送检分别占比33.90%、30.51%、16.95%、12.71%、5.93%。结论: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因素众多,检验人员应将全面提升检测质量的意识贯穿到检测过程的每个环节,切实提高生化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能给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带来影响的因素做出深入分析。方法: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某院收治的患者当中选择9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安排患者接受临床医学生化检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可能给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带来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对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统计分析患者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明确,检验标本不合格、检验方式不合理、患者自身因素和检验人员专业素养等都是影响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结论:可能给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带来影响的因素还比较多,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为之后患者的诊断提供有力参考,对于应对措施的应用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生化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相关建议。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患者22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生化检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对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医学生化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所有的患者接受临床医学生化检验后,有11例检验质量不合格,占比(5.0%),其中检验标本不合格导致的质量问题有2例,占比(0.91%);不合理的检验方式引起的质量问题有2例,占比(0.91%);设备问题及试剂问题导致质量不合格有2例(0.91%),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有3例,占比(1.36%),检验人员专业水平导致的质量问题有2例(0.91%)。结论:导致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患者自身因素、检验标本不合格、检验方式不当、试剂和设备问题以及操作人员专业水平等,需要临床中对生化检验加强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从而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依据。
简介:目的了解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现状,探讨校园暴力行为学校水平和个人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14所公办小学和6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4~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年来校园暴力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学生为第一水平,学校为第二水平,拟合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5834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1.49±1.17)岁,男、女生分别为3281、2553人,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分别为4234、1600人,分别占72.60%、27.40%。在近1年里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率为72.51%(4230/5834);在施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为71.94%(4197/5834),其次为躯体暴力为44.31%(2585/5834);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6.10%(3220/4234)、63.10%(1010/1600);男、女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5.59%(2480/3281)、68.55%(1750/2553)。公办性质学校(OR=2.20)、健康教育不足(OR=1.73)、男生(OR=1.27)、学习成绩一般(OR=1.29)、打网络游戏(OR=1.93)、父母当面吵架(OR=1.56)和打骂的教养方式(OR=1.60)均是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普遍,学校有关部门应针对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民族、性别、年龄、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36名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民族、年龄与近视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对青海省西宁市本地生源大学生近视程度的调查显示患近视时长、性别、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对于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近视者近视程度有明显影响,而民族与年龄因素与近视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