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语言是音义配对的系统,但有时会出现有义无音的现象.这种现象,句法学上通常以"空号"来表示.但没有声音时,我们怎么知道是否有空号存在,这空号应该有什么意思呢?本文的主要论点是这些"空号"的存在和意义是由句法中的中心语(head)的选择限制来决定的.中心语的词汇特性决定了是否须有空号出现以及该空号如何解释.这个分析法是依赖词汇特性,不像删略法是根据语境删略句中已经生成出现的某些成分.在文献上,各式的"删略"结构,如谓语省略(VP-ellipsis)、动词省略(Gapping)、截省(sluicing)等大部由删略法来分析.这种删略分析无法解释汉语中谓语省略的各种句式及其意义.依据词汇特性来决定空号是否生成不但能分出这些谓语省略的句式和意义,而且还能正确地说明为什么一般语言,如汉语、英语等,都不可以省略中心语:这些语言都没有真正的动词或名词短语的中心语删略现象.删略并不是只要语境清楚就可.删略操作是在最简方案中视移位为拷贝合并时,为了要把一个有上下结构的句子或短语线性化所需要的运作.
简介:翻译至少包括三个过程:阐释过程、表达过程和接受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表达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阐释过程和接受过程都是为了表达过程服务的。当然,这里的接受过程指的是翻译者在完成了跨语表达之后,为了进一步润色而回过头来审视,以便进一步修正,让译文更为完美。作为翻译过程第一步的阐释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到位地为表达过程提供意义,为表达过程服务。阐释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表达。因此,翻译中的阐释和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一般意义的阐释主要是为了理解、衍生阐释对象的意义,而翻译的阐释行为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跨语表达。尽管翻译阐释和一般意义的阐释存在着目的上的不同,但它们毕竟都属于阐释行为,所以不妨借用一般性阐释学中对阐释过程的描述来探讨翻译的阐释过程。不过,在这里,这种探讨方式是回溯式的,只能借助翻译的结果来还原出译者在获得翻译结果之前的阐释行为,因为直接考察实施翻译行为的翻译者的内心阐释活动不易做到。
简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简介:摘要在侦探小说《罗杰疑案》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巧妙地借用坡《失窃的信》的模式,以在传统侦探小说中作为忠实助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作为罪案的凶手。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与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心理认同而使侦探与罪犯的角逐变成了读者自己与自己的智力较量,不自知地做了一回俄狄浦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