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地球上受冻融作用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70%,在我国,受冻融作用的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98%。冻融作用对土壤水分、密度、有机质和土壤的机械组成等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冻融作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土壤水分由土水势高的下部向土水势低的上部迁移,增加了土壤冻结层的含水量;土壤水分迁移使得下部未冻结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其降低程度受下部土壤含水量和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迁移导致土壤膨胀变形,而土壤的膨胀变形是发生土壤冻融侵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冻融侵蚀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分析退耕还林以来黄土高原气候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黄土高原局域气候变化的时空差异性及其与植被恢复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区域气候是否会对植被覆盖变化做出响应。使用GIS和统计学方法,基于黄土高原区1981年以来的气象数据和2000—2013年的MODIS/NDVI数据,使用趋势分析和Kriging插值,分析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线性相关性,分析植被恢复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近30年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气温上升,而其他气候要素无显著变化;退耕还林以后表现为降水增加、气温不再升高、风速降低、湿度减小。2)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最高气温变化率、最小相对湿度变化率空间特征表现为条带状,且与夏季NDVI变化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3)植被NDVI与1—4月份的最低气温正相关性显著,与7月份的最高气温负相关性显著,与5—9月份风速负相关性显著,与5月和7月的相对湿度正相关性显著。4)南温带植被NDVI与年均最大风速的负相关性显著,中温带植被NDVI与年均最小相对湿度的正相关性显著,还与春、秋季平均最小相对湿度的正相关性显著。总之,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植被覆盖变化也是局地气候变化的1个因素,在温度、风速和湿度方面表现比较明显。
简介:在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成因、危害以及近50年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南方红壤考察区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3.12万km^2,占红壤考察区土地面积的15.06%。近50年来,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在1985年前呈增加趋势,1985年以后呈现递减趋势。针对水土流失的特点与危害,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治理对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根本保证;科学规划、分区治理、实施战略性推进是综合治理的前提,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重大工程是综合治理的契机;水土保持科技进步是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催化剂。
简介: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反射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的相关性越高,其中1937nm处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0.636)。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8种光谱反射率变换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盐渍土的不同含水量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对数一阶微分(Logarithm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2024和2357nm建立的模型以及均方根一阶微分(RootMeanSquare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1972和2357nm建立的模型最优,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和0.865。基于上述模型作者构建了一种耦合模型,其相关性r=0.926比对数一阶微分模型提高了0.032,比均方根一阶模型提高了0.061;因此,所构建的盐渍土含水量估算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参考,对高光谱遥感反演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以元谋县干热河谷为调查对象,对99条冲沟进行了样方调查,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分析冲沟各指标间及其与植被盖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从总体还是局部来看,沟长和沟宽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沙地村、金雷村和苴林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551、0.548和0.579;沟深与沟底坡度也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33、0.448和0.758;其他指标均呈现总体与局部不一致的现象;(2)在沟长小于60m的范围内,沟宽有随着沟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沟底坡度0~80°的范围内,沟深有随着沟底坡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3)海拔和沟底坡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526,相关性显著,植被盖度大的地方都出现在海拔高或者沟底坡度低的地方。本研究将为该区的植被恢复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在低丘红壤的开发利用中,通过复合农林业技术达到植树种草、增加地面覆盖率、发展当地经济植物促进畜牧业发展,探索低丘红壤开发利用的新模式,科学舍理地开发红壤资源,实现开发中保护。经过2年的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对于有效地发挥生物措施与复合农林技术的功效是极其重要的,各试验块的植被覆盖度分别是湿地松18%,茶叶23%,柑橘34.6%;覆盖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柑橘〉茶叶〉湿地松;低丘红壤开发的第1年土壤侵蚀量一般都超过土壤允许侵蚀量500t/km^2.a,第2年就减小到350t/km^2.a左右,各类型的土壤平均侵蚀量次序为柑橘〉湿地松〉茶叶;各处理的平均N素流失量为湿地松138.8kg/km^2,茶叶450.1kg/km^2,柑橘182.4kg/km^2;N素流失大小顺序为茶叶〉柑柑橘〉湿地松。在试验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侵蚀的逐步升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粉粒、土壤团聚体、土壤pH、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交换量均相应降低,而土壤交换性酸对应增加。验证了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性状退化、变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