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0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对照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镇痛维持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08%)高于对照组(84.31%),P<0.05;(2)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3)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3.92%)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更优,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文献调查表示,美国相关数据报道,达到13 ‰,每年新发病例0.22 ‰。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以15岁至55岁群体多见,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性,相对来讲,男性患病时间稍早,通常患病高峰阶段在10岁至25岁之间,女性在25岁至35岁。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是引发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本次主要以精神分裂症病患,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干预疗效实施对比。方法:全部选入的调查目标都是存在精神分裂症症状,总体60例患者在干预前进行了随机法的分组,一组是对照组,二组观察组,各小组病例均是30例,全部患者全面实施气管插管,给予全身麻醉实施临床治疗工作,观察组病患在麻醉前10分钟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静脉。然后持续给予麻醉直至治疗完成。对照组主要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操作。对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评估,对患者各时间点Cor、HS-CRP、TNF-α、IL-6、IL-10指标进行组间分析,观察各组病患的镇静、躁动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其中观察组病患各指标控制更理想,时间点与组间等差异有显著性;对患者Cor、HS-CRP、TNF-α、IL-6、IL-10指标分析,显示对照组部分患者相关指标恢复状况不理想;对比患者的镇静、躁动评分,观察组更优。结论:对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病患,手术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干预,能够起到更佳的镇静效果,同时能够杜绝患者发生严重的应激状况,防止患者在治疗后恢复期间出现严重躁动情况,此类方法相对稳定性更佳,可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拟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的患者 10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年龄分组,≥ 60岁者为老年组,年龄< 60 岁者为非老年组,每组均有患者 50 例。所有患者 均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术后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术前、术后 3 d时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残气量 (R V)、肺总量 (TLC)、每分静息通气量 (VE)变化。结果 老年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老年组术后 (MVV - VE) /FEV1 、 MVV/FEV1 以及R V/TLC 均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较非老年人明显,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共计72例,依照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观察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符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1.11%,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6%,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中硬膜外罗哌卡因给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A组和B组两组(n=15),A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B组则在硬膜外腔间隔1h单次注射同等量的罗哌卡因。结果A组MAP降低心率上升超过20%的发生率、术中使用麻黄素以及舒芬太尼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使用阿托品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麻醉时,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较相同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腔间隔一定时间单次注射有助于循环的稳定。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持续微泵推注0.75%罗哌卡因5mL/h,有助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剩余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价值。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为5.00%(1/40),对照组则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远处转移3例,转移率为7.50%(3/40),实验组则出现4例,转移率为10.00%(4/40),无显著异(P>0.05);5年内2组乳腺癌转移死亡各有1例;2组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7.50%(39/40)、92.50%(37/40),无显著差异;5年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50%(37/40)、90.00%(36/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留NAC改良根治术、传统根治术疗效较为接近,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以及重建乳房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治疗术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胃镜检查患者异丙酚与芬太尼的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加用异丙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的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加用异丙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胃镜检查患者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的联合麻醉,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不作处理,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对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全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完全清醒躁动评分等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术中麻醉的用药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少(P<0.05),此外在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等对比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用药量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应当推荐使用。
简介: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单纯用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目的将4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前及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02)、每24小时尿量、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效果、72小时丙?白酚总用量、停用丙泊酚后清醒时间。结果整个观察过程中,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每24小时尿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SBP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下降(P〈O.05),Sa02、HR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升高(P〈O.05),见表2。16小时后每组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72小时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停用丙泊酚后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用量仅为后者的25%左右,且患者清醒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镇静效果确切而经济。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手术并且实施静脉麻醉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纳布啡组(A组)、地佐辛组(B组)、丙泊酚组(C组),每组患者60例,A组麻醉方案为0.15mg/kg纳布啡+2mg/kg丙泊酚,B组麻醉方案为 0.1mg/kg地佐辛+2mg/kg丙泊酚,C组麻醉方案为2mg/kg丙泊酚,比较三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手术需要的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患者手术结束到能正常应答的苏醒时间、苏醒5分钟之后的VAS评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头晕、呕吐等。结果:对比三组指标,A组和B组患者与C组进行比较,A、B两组患者的体动反应相对较少、苏醒时间相对较短、丙泊酚总用量较少,并且在苏醒后的5分钟VAS评分较低。对比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高于A、B两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可以很好的用于宫腔镜手术,且均能够达到镇痛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当中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0例研究对象参与实验,其均于我院肝胆外科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进一步提高该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中45例纳入至对照组,对其实施丙泊酚麻醉,另外45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2.22%,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病例共有76例,收治时间是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患者都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38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研究组(38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与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与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指标表现都明显更好,镇静及镇痛效果更好,组间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更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微创内镜逆行手术技术使相当一部分胆胰疾病患者避免了常规的开腹手术。虽然内镜术前常规予患者注射安定,但操作过程中常会产生较剧烈的痛苦,使患者无法耐受,因而无法充分体现微创技术的优越性。本研究在于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麻醉效果及其临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