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姜,是姜科植物的新鲜根茎,味辛,性微温。它不仅是厨师烹饪的必备之品,亦是中医良药,真可谓"药食相宜"。风寒感冒时,喝碗姜汤;胃寒呕吐时,泡杯生姜红糖水……神奇的生姜到底有多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体味生姜的药用价值,聆听有关生姜的传奇。

  • 标签: 生姜红糖水 药食 姜科植物 风寒感冒 胃寒呕吐 药用价值
  • 简介:乙肝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目前的疗法还很难实现乙肝病毒学治愈的目标,由于共价闭环DNA(cccDNA)可在感染的肝细胞中非常稳定的长期存在,导致HBV的持续感染和停药后HBV的再复制。

  • 标签: NTCP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似物 肝细胞 携带率 转运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从我院在2018年、2019年全年内接受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各随机选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对比最终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指标上具有优势(P<0.05);不同于治疗前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通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也更高(P<0.05)。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 简介:目的认识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纳差,乏力,尿黄,在肝功能好转的过程中,出现口、眼歪斜,间断流涎,双下肢及双足麻木感,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脑脊液检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损害,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该患者诊断为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乙肝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结论乙肝重叠戊肝可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及早对重叠病毒感染的干预治疗及优化治疗能否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程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虽然我国1992年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而且多年来也不断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乙肝仍然在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高居前三位。为控制乙肝发病,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阻断母要传播,我县自2002年12月份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新出生的婴儿提供免费乙肝疫苗。为了解我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肝

  • 标签: 清河县 乙肝疫苗 儿童 计划免疫 接种率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肝与乙肝感染性疾病实施免疫学检验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提供支持。 方法 :选择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118 例家乙肝患者,分别对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与免疫学检验,评价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比较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显示免疫学检验方法的甲肝、乙肝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免疫学检验方法在甲乙肝感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诊断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甲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 简介:摘要:慢性乙肝是现代医学疾病名称,指乙肝时长超过6个月,患者仍有肝炎等症状更明显疲劳和疲劳,食欲差,腹胀,肝脏,脸色阴沉的,它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属于藏医“红刺病”范畴,藏医治疗是一种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本文比较了藏、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藏医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目前的优势,提出应科学规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探索西藏的统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藏医药综合疗法 慢性乙肝 优势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创新型护理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接31日收的2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50%采取一般护理,设定为对照组,50%采取创新型护理,设定为观察组。分析种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

  • 标签: 创新型护理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创新型护理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接31日收的2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50%采取一般护理,设定为对照组,50%采取创新型护理,设定为观察组。分析种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

  • 标签: 创新型护理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肝、乙肝感染性疾病进行免疫学检验,做好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通过选取60例甲肝、乙肝感染性患者,采用免疫学检验,做好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甲肝乙肝检出率进行分析,其中60例患者中甲肝、乙肝阳性率分别为66.67%、26.67%、结论:在甲肝、乙肝感染性疾病中采用免疫学检验整体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甲肝 乙肝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效果
  • 简介:慢性乙肝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有部分患者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何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和治疗停止指标,对慢性乙肝的治疗至关重要。最近几年有关抗病毒治疗终端预测标志物的不断涌现,但是各种预测标志物分析结果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文章研究分析中主要综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终端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为合适停药时机选择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旨在探索IL-17A与肝脏损伤、乙肝病毒(HBV)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101例CHB患者和33例健康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水平;(2)所有研究对象HBV抗原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3)所有研究对象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CHB患者HBV-DNA。结果:(1)对照组、CHB轻度组、CHB中度组及CHB重度组之间血清IL-17A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依次逐渐升高;(2)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血清IL-17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IL-17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6、0.762、0.181、0.509、0.345、0.403,P均〈0.05;IL-17A与白蛋白(A)呈负相关(r=-0.194,P〈0.05);(4)血清IL-17A水平与HBV-DNA水平正相关(r=0.204,P〈0.05)。结论:(1)CHB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升高,且随炎症程度加重、合成功能下降呈上升趋势,推测IL-17A可能参与了CHB患者肝脏受损和疾病进展;(2)IL-17A不能使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3)血清IL-17A的表达与HBV复制相关;(4)联合检测IL-17A和肝功能对CHB患者的病情、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IL-17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了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诊断并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61例。对照组进行异甘草酸镁降酶、腺苷蛋氨酸退黄、维生素K1补充凝血因子等措施。治疗组较对照组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乙酰半胱氨酸4.0Bid静点,连续10天。观察患者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谷丙转氨酶改善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转氨酶的改善更有效。

  • 标签: 肝硬化 乙酰半胱氨酸 胆红素 凝血酶原 谷丙转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讨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58例患者,均是来自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于本院进行乙肝肝硬化治疗的患者。经过研究将其划分为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单纯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治疗,比较组效果结果:对于组参与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更好,根据统计学原理,P

  • 标签: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 乙肝肝硬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80例,参照组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拉米夫定+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比较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核苷类似物 乙肝肝硬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调取时间为2020.01~2021.10范围,均确诊为甲肝乙肝,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比组采取常规检验法,分析组采取免疫学检验法。对比组间甲肝乙肝检验阳性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甲肝乙肝检验阳性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中的价值较高,可提升疾病检出率,且患者普遍较为满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甲肝 乙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名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参与本次组对照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最终通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率仅为10.00%,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经计算均达到了P小于0.05的标准。结论:常规抗结核和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乙肝病毒 肺结核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预防其出现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择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共计150例,根据疫苗接种时间不同将所有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所有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情况及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组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7.33%)、(69.33%)、(97.33%),对照组婴幼儿分别为(22.67%)、(50.67%)、(90.67%);第一年乙肝抗体滴度为(121.889.35),第二年为(90.687.71)。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出现乙型肝炎的概率情况,预防效果良好,提升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阳转率 乙肝抗体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预防其出现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择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共计150例,根据疫苗接种时间不同将所有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所有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情况及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组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7.33%)、(69.33%)、(97.33%),对照组婴幼儿分别为(22.67%)、(50.67%)、(90.67%);第一年乙肝抗体滴度为(121.889.35),第二年为(90.687.71)。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出现乙型肝炎的概率情况,预防效果良好,提升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阳转率 乙肝抗体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