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用于修复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2例中部皮肤癌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55~76岁。其中,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手术切除肿瘤后,采用对侧逆行内眦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缺损大小为3.0cm×3.0cm~5.0cm×7.0cm,皮瓣大小为2.0cm×4.0cm~4.0cm×6.0cm。结果:1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多数皮瓣血供良好,功能正常,色泽、质地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结论: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修复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简单、安全,疗效稳定。

  • 标签: 逆行内眦动脉瓣 鼻唇沟瓣 面中部 肿瘤 内眦动脉 面动脉
  • 简介:朱也森教授朱也森教授,男,汉族,1946年3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1990年至1992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第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3年至1997年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1994年始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市九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以及麻醉学硕士生导师,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杰出人物志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院 中国
  • 简介: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口腔医学中心放射科,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咨询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10届《口腔颌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2015-09-04-026(国)】10学分,将于2016年9月在北京举行。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口腔颌面 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诊断 医院外科
  • 简介:2010年4月12日,第2届中国口腔颌锥体束CT(CBCT)论坛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蜀风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CBCT,应用技术与影像网络管理”。论坛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医讯医学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四川省口腔医学会以及来自中国西部的25所知名口腔医学院协办,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种植科刘福祥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 标签: 口腔颌面 中国西部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锥体束 论坛 CT
  • 简介:目的明确Ⅱ类颌间牵引对成人高角拔牙病例牙颌垂直向的影响.方法收集194例高角成人正畸拔牙病例,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的主要垂直向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正畸支抗类型和是否悬挂Ⅱ类牵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传统支抗不牵引组22人,传统支抗牵引组91人,种植支抗不牵引组35人,种植支抗牵引组46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传统支抗两组间和种植支抗两组间治疗后牙颌垂直向变化的差异.结果传统支抗牵引组MP-SN增大(0.5±1.3)°,PP-MP增大(0.2±1.5)°;传统支抗不牵引组MP-SN减小(0.2±1.6)°,PP-MP减小(0.5±1.6)°.这两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种植支抗两组患者各垂直向指标变化均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传统支抗高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会造成定程度的垂直向开大.而种植体支抗高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并不能显著改变牙颌面的垂直向高度.

  • 标签: Ⅱ类牵引 高角成人 垂直向变化 种植体支抗
  • 简介:吕春堂教授简历吕春堂教授,男,河南浚县人.1942年10月出生。1966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当时,国家正处在“文革”动乱时期.按照“面向边疆,面向海岛,面向基层”的要求,他被组织分配到新疆军区工作,先后在部队的师医院和天山深处的驻军医院口腔科任军医,主治军医,开展些力所能及的口腔颌外科医疗工作。多次下部队巡回医疗,热心为广大指战员服务,特别是参加了支援地方的医疗队,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漠深处,为各族军民医治口腔疾患,受到他们的欢迎和爱戴。13年的边疆部队卫生工作,使他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业务能力.在各方面不断进步,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界 中国共产党 杰出人物志 第四军医大学 部队卫生工作 河南浚县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制作的复合型人工骨预制体在个性化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颌骨缺损的患者利用复合人工骨进行骨缺损修复,术前对颌骨缺损部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制造快速成型机、复合人工骨材料及系列的工序处理后制成三维颌模型及个性化的颌骨预制体.术中在模型指导下将颌骨预制体精确定位与固定。其中3例并明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则予同期或二期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全部颌预制体术中能准确快速的就位及固定.无预制体断裂等发生,转移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血运良好.除1例经口内切口患者术后部分伤口裂开予二期清创缝合后伤口愈合外,余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至4年,无预制体移位、排斥等并发症发生,双侧颌外形基本对称,外形满意。结论应用CAD/CAM制成的个性化复合材料颌骨预制体能达到颌骨缺损的精确重建.有效地解决植入体塑形困难.简化了手术程序及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颌面骨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吕培锟教授简介吕培锟教授,男,汉族,192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口腔医学系(7年制),并获美国纽约州大学D.D.S.(牙医学博士)学位,当年参加西南抗美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全队立集体小功.1952年后在华西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1979年从华西医科大学调入广州暨南大学负责创建口腔医学系,任口腔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以及研究生导师,曾留学美国贝勒大学(UniversityofBaylor),任访问教授.

  • 标签: 中国口腔 口腔颌面 外科学界
  • 简介:张东升教授张东升,男,1963年9月出生,山东德州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原山东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修口腔肿瘤治疗与整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牙学院访问学者。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医学院 华西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外科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障碍协作组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第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疗学习班将于2008年10月24-26日在西安举行,欢迎相关的各学科临床医师和技术人员参加。

  • 标签: 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 口腔颌面
  • 简介:本文结合中美两国口腔颌外科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美国口腔颌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两国在生源、学制、教学方法及就业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我国口腔颌外科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原始数据建立包含骨缝的颅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字化方法,建立个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包含骨缝的动态颅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患者行常规头部平扫及三维数字影像重建,利用原始DICOM数据建立颅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在MSC.Metant前处理软件工具中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完整的颅复合体三维体几何模型和包含骨缝的完整颅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由630,379个单元和148,143个节点组成。探索出条适用于活体的颅骨合体三维有限元数字化建模方法。结论: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MSC.Marc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含骨缝的颅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是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颅面复合体 计算机模拟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本文对1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 患者的正畸治疗做了分析,并对10名患者正畸治疗后颅形态与口颌功能的变化做了说明。(1)患者经过正畸治疗,颅形态的改变多为牙齿、齿槽的变化,软硬组织侧貌改善不理想,但患者下唇外翻得到改善。(2)正畸治疗后,患者息止间隙减小,下颌各种功能运动得到改善,颞颌关节状况改善。(3)经过正畸治疗,咀嚼肌功能得到提高,肌肉活动协调,但唇肌肌电活动无明显变化。

  • 标签: 唇腭裂 反合 形态 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照射对老年人根牙本质与玻璃离子水门汀间的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颗老年人(≥60岁)和20颗年轻人(≤20岁)完整离体恒牙,用金刚砂车针磨除近中釉牙骨质界部位的牙釉质及牙骨质,暴露根方牙本质。老年人牙齿随机分为G1组和G2组,年轻人牙齿随机分为M1组和M2组,每组10颗。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根牙本质:G1组和M1组用Er:YAG激光照射,G2组和M2组仅用金刚砂车针制备。将牙齿包埋于自凝塑料,制备根使用GCFujiⅨGPCAPSULE玻璃离子充填。样本冷热循环后,置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抗剪切强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剪切强度比较显示:G1组>G2组,M1组>M2组,G1组>M1组,G2组>M2组(P<0.05)。结论:Er:YAG激光照射可以提高牙本质与玻璃离子间抗剪切强度;老年人牙齿可以获得比年轻人更高的抗剪切强度。

  • 标签: ER YAG激光 抗剪切强度 玻璃离子 根面牙本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头颈肿瘤缺损与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79年1月~2006年12月间,我院口腔颌外科所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2549例,共制备皮瓣2684块:软组织瓣包括前臂皮瓣、背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等;骨组织瓣包括腓骨肌皮瓣、髂骨肌皮瓣、肩胛骨肌皮瓣等。分别用于修复舌、腭、颊、口底、颌骨及颈部大面积复合缺损。统计各年代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从80年代初期(92%)至今(98.5%),呈逐年升高趋势。2684块皮瓣总成功率达96.80%。前臂皮瓣是最常用的游离组织瓣(64.12%),胸大肌皮瓣和背阔肌皮瓣在修复大面积复合缺损常被采用。各种骨肌(皮)瓣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成为近年的热点。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的救治性手术常需要多个游离组织瓣联合修复重建。结论: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头颈肿瘤手术根治的保障,更是术后缺损修复的主要手段。前臂皮瓣是修复舌、颊、腭等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瓣,胸大肌与背阔肌(皮)瓣适合修复体积较大的缺损。腓骨、髂骨肌瓣是上、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手段。其他不常用的组织瓣,应根据不同适应证进行选择。采用不同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对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游离组织瓣 修复重建 功能性外科 口腔颌面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