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软组织侧貌唇突度6种分析法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范围.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严格筛选出山东地区成人正常骀123名,男性60名,女性63名,年龄19~26岁.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包括Steiner(S1),Ricketts(E),Burstone(B),Sushner(S2),Holdaway(H),Merrifield(Z)6种分析法的11项测量指标-S1UL,S1LL;EUL,ELL;BUL,BLL;S2UL,S2LL;HLL,H角;Z角.计算各测量指标的均数与标准差,对男性与女性样本间进行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软组织侧貌唇突度6种分析法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范围;男性与女性相比,仅在S2UL和H角两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男性大于女性.结论山东地区成人正常胎软组织侧貌唇突度具有其地域性特点,部分测量指标具有男女性别间差异.
简介:目的:研究在一个有20多年时间跨度的流行病学样本中,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和体征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些症状和体征以及其它相关变量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35名15岁的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后入选本研究。入选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经过5年、10年和20年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查。20年后共追查到124个(92%)研究对象,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在这124个研究对象中有114个(92%)完成并返还了调查问卷,有100个(81%)研究对象参加了临床检查。结果:在20年期间,患者反映的症状和临床记录的体征都存在一些起伏波动,但是很少发展到咀嚼系统严重的疼痛和功能紊乱。在15岁和35岁组的研究对象中,有13%的研究对象报告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根据Helkimo指数,在35岁的研究对象中,只有3个研究对象(3%)可以被认为临床症状是重度或中度的功能紊乱,这些以前报告的要少。女性人群比男性人群报告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头痛、肌肉紧张、关节弹响的更多。被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当弱,只在紧咬牙、磨牙、颞下颌关节响声、肌肉疲劳这些症状之间有很高相关性(rs=0.4)。结论:本研究追踪的从15岁到35岁的流行病学样本中,随着时间的变化,颞下颌关节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是极少发展到严重的疼痛和功能紊乱。
简介:目的评价机械治疗+Nd:YAG激光+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三联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诊断为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26例(40枚种植体),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枚种植体。对照组种植体接受机械治疗并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激光治疗组种植体在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Nd:YAG激光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查两组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plaqueindex,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sulcusbleedingindex,mSBI)和探诊深度(probedepth,PD)。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PLI、mSBI、PD均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8周,激光治疗组PD和mSBI牙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机械治疗+Nd:YAG激光+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三联疗法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评价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残髓炎患者78例(共78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完成后均用氢氧化钙封药1周,然后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术后反应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疼痛反应均较对照组轻;试验组1年后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可减少预备后的疼痛反应,同时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保证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患者对牙周炎的易感性更高.但独立研究的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篇Meta分析的目的是综合评价RA和牙周炎的关联性。材料和方法:在PubMed和EMBASE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用标准表格提取数据.并计算每项研究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适宜的合并数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八项病例一对照研究。各研究纳入范围从104例到151.569例。RA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为15.5%~100%.而对照组牙周炎患病率为10%~82.1%。在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中.异质性分别为38%和1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牙周炎总合并ORs估计值分别为4.68(95%CI:3.11—7.05)和1.28(95%CI:1.24-1.33)。结论:本篇Meta分析表明RA和患牙周炎的总体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102例研究对象:AML组49例,对照组53例,每组按年龄又分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Florida探针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余留牙数、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PLI、CRP及牙周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余留牙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CRP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PLI、余留牙数及牙周炎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牙周临床指标与相关血液指标之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更差。
简介:目的:对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的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体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的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少量垂直吸收后并处于稳定期时,随着骨缺损深度的增加,垂直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有很小幅度的波动;斜向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会增大,但幅度不大.同等骨缺损深度的碟形和楔形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相差较小.结论:在骨皮质保持完整及种植体不松动的情况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少量的垂直吸收时,骨内应力情况随缺损深度增加变化不大;而且相同条件下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较相近.
简介:本回顾性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和12μm凹槽)的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的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对49颗种植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的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的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的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4种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的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一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纽,4个预备纽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Next(N纽)、WaveOne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一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未预备的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的牙数与N组、W组和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mm处产生微裂的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mm处和9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mm处产生的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mm和9mill处;相较ProTaperUniversal,使用ProTaperNext、WaveOneGold和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症的病变程度,探讨种植体表面形态与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将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和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植入Beagle犬下颌,并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3个月后测定各组种植体周探诊深度、观察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程度、组织切片分析其炎症程度。结果:临床检查见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缺损深度大于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小于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学检查表明螺纹圆柱形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不如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明显。结论:种植体表面形态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比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的周围炎更明显。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治疗策略。方法:将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入的2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分为合并DIC组与未合并DI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检查指标及治疗经过。结果:(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中性粒细胞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9.73±3.97μg/mLvs.3.20±1.61οg/mL,(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8.95±3.06svs.11.01±1.15s,(P〈0.05)、纤维蛋白原5.95±1.64g/Lvs.2.70±0.54g/L,(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2±10.48svs.38.34±4.26s,(P〈0.05)、行紧及气管插管人数7/4vs.2/13s,(P〈0.05)、行床旁血滤人数5/6vs.0/15,(P〈0.05)、死亡人数3/8vs.0/15,(P〈0.05)、平均住院日23.45±15.66vs.12.20±3.87,(P〈0.05)数值均高于未合并DIC组。(3)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入院处理不当时白细胞计数9.93±2.71%vs.14.09±3.31%,(P〈0.05)低于未合并DIC组。结论: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有严重出血可能,需结合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合并DIC者,在纠正DIC的前提下先行通畅气道,紧急治疗全身中毒,改善微循环,局部病灶应视情况于全身症状稳定后再行处理。
简介: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性。方法28例伴有牙槽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种植体(共34枚)分成2组,分别行GTR,其中试验组(n=18)在术中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系统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对照组(n=16)采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对比,并在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PLI、BI、PD、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均较治疗前(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BI、PLI、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5.103,PBI=0.031;tPLI=5.556,PPLI=0.025;tPD=4.440,PPD=0.043;tCAL=4.879,PCAL=0.034)。患者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994,PPD=0.033;tCAL=4.831,PCAL=0.035)。患者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302,PPD=0.046;tCAL=4.325,PCAL=0.048)。患者治疗后6及1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的PLI和BI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在治疗后3、6、12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31,P3=0.035;t6=4.412,P6=0.044;t12=5.087,P12=0.031)。结论在改善种植体周围炎炎症水平及促进牙槽骨再生方面,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GTR较机械刮治联合GTR更具优势,可�
简介:目的:研究miR-495-3p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PDLC,然后给予10μg/mL的LPS处理及miR-495-3p模拟物(mimic)转染。实时定量RT-PCR检测LPS处理后miR-495-3p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MTT法检测hPDLC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95-3p与TLR4的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miR-495-3pmimic转染后TLR4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结果:LPS处理后,miR-495-3p的表达显著下降,TLR4的表达显著上升。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促进hPDLC细胞的增殖,抑制IL-6及TNF-α的产生;miR-495-3p可靶向结合到TLR4的3'UTR区,并下调TLR4的表达;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抑制p-IκBα的表达。结论:miR-495-3p可通过靶向下调TLR4的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促进hPDLC的增殖。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析粪肠球菌的检出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的单根管患牙42颗,记录症状和体征,采集根尖生物膜样本,各样本均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检测粪肠球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对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患者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化鉴定和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4%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发现在疼痛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无疼痛组(P〈0.05)。结论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且粪肠球菌的检出与疼痛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