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回顾性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和12μm凹槽)的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的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对49颗种植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的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的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的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简介:因龋病、牙周病等原因导致的上颌后牙缺失通常伴有牙槽骨的缺失,而牙齿缺失后上颌窦腔的气化、扩大加重了牙槽骨的吸收,导致剩余骨量不足是上颌后牙区行种植修复遇到的主要难题。临床上可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增加骨量为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创造有利条件。简单、快速、有效的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与经上颌窦外侧壁开窗入路植骨种植技术相比,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具有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但存在着术中微小黏膜穿孔不易被发现的缺点,故寻找更安全可靠的技术也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临床病例研究对临床上3种经牙槽嵴顶入路微创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技术的方法、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进行报告,为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高度变化。方法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10mm)患者共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两者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7.95-12.97mm,平均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4-10个月,平均6.0±1.76个月;术后复诊拍摄CBCT时间3-6个月,平均4.31个月,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5.83-15.24mm,平均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2.12-5.32mm,平均降低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植骨高度降低,少部分位点植骨高度增加,总起来说植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高度变化。方法: 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 (<10mm)患者共 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 (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 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 ,两者之间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7.95-12.97mm,平均 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 4-10个月 ,平均 6.0±1.76个月 ;术后复诊拍摄 CBCT时间 3-6个月 ,平均 4.31个月 ,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5.83-15.24mm,平均 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 ,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 -2.12-5.32mm,平均降低 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 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植骨高度降低 ,少部分位点植骨高度增加 ,总起来说植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缺牙种植修复患者采用牙槽嵴顶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口腔科接收的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用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柯陆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牙槽嵴顶入路治疗,且组间患者在术后均实施相应的缺牙区域种植修复,治疗后对患者开展随访,比较掌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数据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二期种植时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最终咀嚼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传统的上颌窦提升术给患者增加的手术创伤,简化上颌窦提升牙种植的手术步骤。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牙科时间就诊患者上颌后牙缺失36例,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18例,冲顶组25枚植体,CAS-KIT组32枚植体。分别采用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法(冲顶组)和CAS-KIT工具提升法(CAS-KIT组)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并同期种植。结果冲顶组窦底高度提升幅度(4.03±3.25)mm,小于CAS-KIT(8.15±3.92)mm。结论冲顶法提升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但提升幅度较小,术中穿孔率较高;CAS-KIT工具提升法手术简单,手术时间中等,提升幅度较大,穿孔率低。两种方法术后失败率和上颌窦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在单颗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例15牙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制取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印模,灌注模型后测量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增加(0.76±0.26)mm,与自身配对进行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单颗牙行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操作简单,可增加种植体龈乳头的高度,增加美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高度变化。方法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10mm)患者共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两者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7.95-12.97mm,平均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4-10个月,平均6.0±1.76个月;术后复诊拍摄CBCT时间3-6个月,平均4.31个月,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5.83-15.24mm,平均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2.12-5.32mm,平均降低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植骨高度降低,少部分位点植骨高度增加,总起来说植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存在上颌窦间隔时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存在上颌窦间隔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24例,女性14例,男性10例),年龄(39.3±11.7)岁(22~56岁)。术后6~8个月行永久修复,根据上颌窦间隔位置分为E类(颧牙槽嵴之前)、M类(颧牙槽嵴之后)和D类(近远中走向)。术前、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拍摄锥形束CT。测量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测量上颌窦底垂直骨高度(vertical bone height,VBH)。统计黏膜穿孔率、种植体存留率。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共植入种植体24枚,患者均无头痛头晕等不适,黏膜穿孔率为0(0/24),种植体的愈合期内存留率为100%(24/24)。术前RBH为(5.26±1.90)mm;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的VBH分别为(11.82±1.09)、(10.98±0.52)、(10.66±0.44)和(10.40±0.33)mm,不同观测点的VB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70,P<0.001)。但术后2年与术后1年的V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出现种植体周炎。结论在种植位点RBH>2 mm且存在上颌窦间隔时,使用盘钻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患者均未发生黏膜穿孔,成功率高,可获得足够骨高度并完成同期种植,术后2年与术后1年比较未发生明显的骨吸收改建,骨结合形成良好,操作安全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上颌后牙区单牙或多牙缺失患者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2~49岁,牙槽嵴垂直骨高度1.5~3.0 mm,可用骨宽度≥6.0 mm,无急慢性上颌窦病变,提升区域无上颌窦纵隔。采用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共植入种植体33枚,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根据上颌窦颊腭径宽度(sinus width,SW)将33个植入位点分为宽上颌窦组(16个,SW>15 mm)、中上颌窦组(12个,SW≥12 mm且≤15 mm)、窄上颌窦组(5个,SW<12 mm)。记录3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植入时稳定性系数、两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术后半年、修复后1年窦底骨高度变化,修复后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结果最终纳入23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41.2±7.6)岁。33枚种植体愈合期及修复后1年存留率为100%(33/33)。宽上颌窦组植入时初期稳定性系数(50.81±2.69)显著小于中上颌窦组(60.58±2.54)和窄上颌窦组(63.12±3.58)(P<0.05);宽上颌窦组第1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7.99±1.13) mm]显著低于中上颌窦组[(8.95±0.81) mm]和窄上颌窦组[(9.18±0.90) mm](P<0.05);宽上颌窦组第2次术后即刻垂直骨高度[(11.46±0.88) mm]显著低于中上颌窦组[(12.77±0.49) mm]和窄上颌窦组[(12.57±0.55) mm](P<0.05)。宽上颌窦组修复后1年边缘骨吸收量[(0.91±0.05) mm]显著大于中上颌窦组[(0.79±0.10) mm]及窄上颌窦组[(0.74±0.07) mm](P<0.05);修复后1年3组窦底骨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和窄颊腭径上颌窦应用经牙槽嵴顶二次提升术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问题,其近远期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