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2例初诊艾滋病患者,通过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沟通、药物依从性教育、家属亲情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相比,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结论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复杂,情绪变化无常,内心世界极其脆弱,如果全社会能给这个特殊群体以宽容、理解和关怀,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就能正确引导患者正视现实,焦虑、恐惧、消极厌世等不良情绪缓解,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学会自我管理,并有利于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结合丰富环境式综合护理干预,尽快纠正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对两组患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及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经住院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AS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差异很更明显(P<0.01);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差异进一步加大(P<0.01);治疗前两组间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下降,但两组减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NIHS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丰富环境式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有明显影响,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PCI术后冠心病初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通州区某三级医院收治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初诊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干预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收入100例PCI术后患者。空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术后1周干预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4.70±8.89)、(35.44±10.40)分,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身比较,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干预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分值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PCI术后冠心病初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明显安慰和稳定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邯郸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各级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出针对不同级别护士心理健康现状的可行策略;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205名邯郸市区三甲医院护士在分层前后2次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分层管理后护士的躯体化、强迫、焦虑等8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常模;2、分层管理后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6个因子评分高于分层管理前护士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护龄段的护士躯体化、强迫、焦虑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层管理模式的开展对综合医院护士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改善,但仍需要社会、医院、科室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并健全护士在新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机制。
简介: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听障儿童父母在子女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进行评价。将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听障儿童父母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7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O.05)。结论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在耳内镜下金因肽联合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对7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交谈、调查、观察等形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在基础护理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行为状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