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物治疗是临床工作治疗疾病重要方法,随着人类疾病谱不断变化,各种新特药物不断出现,作为一名急诊科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特殊参与疾病药物治疗,不仅是药物治疗执行者,还应是病人用药前后监督者。由于急诊就诊急危重症病人多,治疗时往往忽视对病人观察护理,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因此,急诊护士临床用药中观察与护理,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标签: 急诊护士 护理人员 用药前 人类疾病谱 药物治疗 抢救
  • 简介:病例:患者女,62岁,因“腹泻4年,四肢无力2周,加重2d”于2017年3月15日收治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每日6~7次,白色水样便或黄色稀便,伴腹胀,排气后腹胀可缓解,余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诊断“胃肠炎”,予以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症状未见缓解,遂自行服用中药治疗,配合长期饮食治疗(饮食单一、清淡),腹泻仍未见好转。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故未予重视,未接受治疗。入院前2d,患者四肢无力症状加重,无法站立、行走,双手无法持握,无心悸,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 标签: 腹泻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特征疾病。临床上分为3型:(1)黏膜型:最常见,主要为胃肠道粘膜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消化吸收不良为主要表现;(2)肌层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胃肠壁增厚,僵硬呈结节状,可引起幽门梗阻及肠梗阻;

  • 标签: 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浆膜型 腹水
  • 简介:背景: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复燃危害重大。合并HVB感染炎症肠病(IBD)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过程可能发生HBV复燃。目的:研究我国合并HBV感染IB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时HBV复燃情况。方法:回顾连续纳入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诊断IBD、HBcAb阳性并接受IFX治疗住院患者,采集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观察病毒复制和肝功能变化。结果:194例接受IFX治疗IBD患者28例合并HBV现症或既往感染,总体感染率14.4%,现症感染率4.6%。28例患者平均IFX疗程(6.96±3.47)次,平均随访时间(15.32±10.47)个月。15例(53.6%)患者接受预防抗病毒治疗,1例使用拉米夫定,14例使用恩替卡韦。10例(35.7%)患者采用IFX与免疫抑制剂协同治疗,其中1例(10.0%)HBV现症感染患者(HBsAg阳性,HBV-DNA阴性)治疗过程中出现HBV复燃。该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抗病毒治疗,将抗病毒药物更换为恩替卡韦后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结论:使用IFX治疗IBD患者应筛查HBV感染状态。合并HBV感染者IFX与免疫抑制剂协同治疗情况可选用低耐药率抗病毒药物行预防抗病毒治疗,从而降低病毒复燃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炎症性肠病 英夫利西单抗 免疫抑制剂 抗病毒治疗 安全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HBV特异性CD8+T细胞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参与病毒控制和清除,同时也参与疾病发病,机体免疫应答水平是决定HBV被清除还是体内长期存在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了HBV感染急性期和慢性期,HBV特异性CD87细胞表型和功能变化相关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CD87细胞基础研究最新知识,介绍了HBV感染不同时期cD8叮细胞对病毒清除或病毒持续存在作用机制。同时,也对新型HBV特异性CD8+T细胞细胞免疫模型系统和检测方法建立做了介绍,并列举了与传统方法无法比拟检测优势和深远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CD8+T细胞 发病机制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女,48岁。因右上腹痛、畏寒、发热伴呕吐2d入院。入院查体:T38.9℃,P9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剑突轻压痛,墨菲氏征(+)。辅助检查:WBC12×10^9/L,尿胆红素(+)。B超提示:胆道蛔虫,胆囊炎,胆囊积液。入院诊断,胆道蛔虫症合并感染,拟胃镜取虫。常规咽部麻醉后,顺利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

  • 标签: 胆道蛔虫症 经十二指肠乳头 胃镜 十二指肠降部 入院查体 右上腹痛
  • 简介:背景: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地域差异与宿主免疫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宿主炎症因子基因多态与消化性溃疡关系正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B-511、IL-1RN基因多态与消化性溃疡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5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57例十二指肠溃疡(DU)、38例胃溃疡(GU)以及40例非萎缩胃炎(NAG)患者。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采用PCR-RFLP检测IL-1B-511、IL-1RN基因多态。分析IL-1基因多态、H.pylori感染、年龄与不同疾病之间关系。结果:NAG、DU和GU组之间H.pylori感染率、IL-1B-511、IL-1RN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AG和DU相比,年龄≥60岁是GU危险因素(OR=5.650,95%CI:1.811~17.624;OR=3.159,95%CI:1.254~7.955)。IL-1B-511、IL-1RN基因型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类型无关(P〉0.05)。结论:昆明市,年龄≥60岁是GU危险因素,IL-1基因多态与消化性溃疡无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消化性溃疡 螺杆菌 幽门
  • 简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一种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分流效果好,尤其适用于肝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因而倍受临床医师重视。一、TIPS研究概况

  • 标签: 高压症 门静脉穿刺 TIPS术 肝硬变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TIPSS
  • 简介:目的分析水通道蛋白便秘小鼠结肠黏膜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便秘组和对照组小鼠升结肠、降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9(AQP4、AQP9)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均分布AQP4、AQP9表达阳性细胞且分别处于结肠近端和结肠远端,便秘组较对照组AQP4表达量明显髙,AQP9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查结果分析提示AQP4、AQP9分子量和内参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8kd、42kd;两组摄食量、摄水量、体重、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QP4表达水平与摄水量、粪便含水量间呈负相关(rw=-0.791、-0.882,rRT=-0.836、-0.855,P<0.05);而AQP9表达水平与摄水量、粪便含水量成正相关(rw=0.899、0.953,rRT=0.886、0.934,P<0.05)。结论便秘小鼠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表达上调或下调将会直接影响肠道水分分泌与吸收,便秘发生、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水通道蛋白 便秘 小鼠 结肠黏膜 表达
  • 简介:急性阑尾炎以往多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甚至手术等多方面结合进行诊断,随着超声医学发展,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可提供更方便、更可靠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高频超声 临床症状 超声医学 诊断依据
  • 简介: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修复作用。方法将54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治疗前1天、治疗后14天患者乳果糖、甘露醇尿液排泄率比值(LAC/MAN)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益生菌治疗后患者肠黏膜通透显著下降(P〈0.01),血浆内毒素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益生菌可能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有一定修复作用

  • 标签: 益生菌 肠黏膜屏障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背景:标准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根除率有所下降情况,首选含铋剂四联方案是否较标准三联方案更具优势?目的:比较以雷贝拉唑基础标准三联方案和再加铋剂四联方案对H.pylori感染者进行初次根除治疗疗效。方法:65例内镜诊断非溃疡消化不良H.pylori感染者随机分配至三联组(雷贝拉唑1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和四联组(上述三联药物加胶体次枸橼酸铋220mgbid),连服7天。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评估治疗结果。结果:60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三联组和四联组H.prlori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1.9%和75.8%,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6.7%和83.3%,两组间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除四联组中有2例分别因头晕和上腹痛而未完成治疗外,两组其余患者不良反应相似,且能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含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一周三联治疗方案与再加铋剂四联方案均能有效根除H.pylori,加用铋剂并未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提示首次根除H.pylori治疗时仍应选择含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三联方案。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药物治疗 方案评价 雷贝拉唑 胶体次枸橼酸铋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人男,77岁。因剑突隐痛7年,黑便2个月,腹胀呕吐10d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4年。经胃镜诊断:胃癌伴幽门梗阻并行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工式),于胃小弯侧留置血浆引流管1根。术后血浆引流管仅可引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术后第.12d病人恢复进流质饮食,4d后病人述腹痛,自血浆引流管引出350ml胃内容物,有吻合口瘘发生可能,故再次胃肠减压,

  • 标签: 医用生物蛋白胶 内镜 胃肠吻合口瘘 纤维蛋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