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MHD病人营养筛查与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应用时,获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0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MHD治疗病人,共78例展开此次研究,设置相关研究小组,在MHD病人当中,运用营养筛查以及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对比运用前后的情况。结果:对比构建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在体系构建后,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构建前后营养不良人数,结果显示,在体系构建后,营养不良人数更少,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病人进行护理时,结合营养筛查与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能够获得较好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护理综合质量体系指标用来持续改进手术室医疗质量的效果情况。方法:从本院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诊治的100例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并按手术室是否应用评价护理质综合量指标,均分到两小组。针对研究组,对手术室应用评价护理综合质量指标实施护理;针对基础组,采取普通评价护理质量指标实施护理。手术室对比两小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者风险护理工作能力的评分及满意率情况。结果:在手术室领域的护理质量、人员能力评分及满意率上,研究组都要较基础组大幅更优,且组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评价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4844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下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哮喘家庭预防和保健对患儿通气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哮喘患儿取样66例,入组时间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顺序编码分组,33例/组,两组皆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家庭预防和保健护理,对比通气功能指标和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EV1/FVC(81.69±6.53)%,PEF(63.14±5.70)L/min,FEV1(2.27±0.20)L,比对照组(73.25±6.49)%、(52.44±6.65)L/min、(1.79±0.32)L高,实验组患儿哮喘每天发作(0.65±0.24)次,比对照组(1.57±0.68)次少,P<0.05。结论: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家庭预防和保健可减少患儿发作频次,保护患儿通气功能。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强调了这一体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评价体系的挑战,包括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明确性、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的适应性、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具体对策,如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库、优化评价方式、强化学生反馈和加强教学监督。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持续改进与优化评价体系的策略,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教育和社会的不断变化。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践,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预防骨科跌倒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跌倒管理;将2022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60例患者为观察组,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跌倒管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情况、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跌倒1例,占0.63%;对照组发生跌倒9例,占5.63%。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6.607,P=0.010<0.05)。入院时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该组入院时(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P<0.05)。结论: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实施跌倒管理可显著减少骨科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膳食营养教育模式实施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干预中,对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78例作为干预对象,依照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膳食营养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模式。对比指标: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态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参与绿色通道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80例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护理参与绿色通道流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溶栓护理)与观察组(40例:优化溶栓护理后护理参与绿色通道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抽血检验时间、急诊CT确诊时间、办理入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耗时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优化溶栓护理后护理参与绿色通道流程的实施可优化溶栓过程,减少院内延迟。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CIPP模型建立护理实践评价体系,在提高耳鼻喉护理实践技能操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单位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的48名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阶段实施该体系前24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阶段实施该体系后24名医护人员为参考组。对比两组人员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培训满意程度以及评判性的思维得分等。结果:参考组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得分有效好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在开展培训的满意率方面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评判性思维方面得分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耳鼻喉方面护理的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对培训的满意率明显上升、评判性思维方面作用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策略和效果,为临床提供质量监测工具。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模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严格按照相关指标内容有序推进各项护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急诊护理实践中有效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