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复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6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益气复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32.4%,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及LVEF数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LVEDD、LVESD数值较治疗前低,LVEF数值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数值较对照组低,LVEF数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益气复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疾病,临床效果明显,用药安全有效,对患者疾病改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益气复脉注射液 缺血性心肌病 心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事件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有200例,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常规用药,75例)与研究组(PCI,1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而研究组的患者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年生存率与不良事件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一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PCI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优异,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比例,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生存时间 心绞痛 不良事件 疗效
  • 简介:摘要为了系统性地对中国成人H型高血压和急性冠综合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文献的方式,全面收集了相关的病例和对照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临床的患者作为具体临床研究的对象,最终发现临床研究的实验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体现出了病例组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会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人的H型高血压和急性冠综合征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H型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冠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术中给予肝素,观察组术中给予比伐芦定。比较全血凝固时间(ACT)、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毕即刻、术后72h,观察组全血凝固时间(AC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应用比伐芦定,能够延迟ACT时间,抗凝效果较肝素更好,使用比伐芦定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比伐芦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均为60例,其中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分析,干预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更有利,应用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及质量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予以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n=22)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2.73%),各凝血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9.09%<27.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较比普通肝素更具优势,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疗效研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统计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结果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随访中发现4例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0%;经药物干预、护理干预处理后,3例患者保留PICC置管后缓解,1例将PICC置管拔除并放置滤网,经溶栓治疗、护理干预后好转。结论肿瘤疾病、高D-二聚体、化疗、置管类型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相关因素,针对性药物处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或缓解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后实施介入溶栓法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抗凝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并发症发生率除出血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外,观察组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脑血栓患者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予以的影响。方法选出在2015年4月到2018年2月这一段时间之中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8例,并凭借不同护理方式加以分组,组一本组44例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组二本组44例患者辅以早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结果组二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对脑血栓患者施行护理后,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并促使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得以增强,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运用 早期康复护理 价值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中应用中药针剂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3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中药辨证分型情况,给予患者中药针剂辨证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脑血栓辨证治疗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痰浊中阻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阴虚阳亢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脑血栓的治疗中应用中药针剂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因此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脑血栓中医辨证情况,应用合理的中药针剂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中药针剂 辨证治疗 脑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技术(MRI与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室在既往3年内接诊的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并就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以探析磁共振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确诊,4例漏诊患者后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确诊。在成像方面,MRI可清晰的将患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表现出来,而MRV则可更好的将阻塞性静脉窦显现出来。结论临床在面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时,应用MRI、MRV联合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的提高诊断符合率,此外,这两种检查结合还具有无创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闹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液、心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对策后,临床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得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疾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可继续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探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深静脉血栓),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9日,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护理,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记录。结果31例患者中,优秀21例(67.74%),良好8例(25.81%),差2例(6.45),护理效果为93.55%(29/31)。结论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VAS评分、V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2.50%vs52.50%,P<0.05);VA、B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颅减压手术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 标签: 开颅减压手术 恶性脑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单双数分组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至本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57%,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个疗程为14天。采取血栓通注射液5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情况发生。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2SymbolqB@3.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4SymbolqB@4.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后,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高危为1例,对照组的高危5例和极高危1例,组间比较高危和极高危总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