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其予以超声TI-RADS(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79.3%,阳性预测值为90.3%;超声TI-RADS的敏感度95.1%,阳性预测值为81.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97.6%,阳性预测值为82.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远比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TI-RADS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超声TI-RADS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所以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252例次[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85例次,亚临床甲亢161例次,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186例次,亚临床甲减122例次,正常组198例次]的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参数与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nodothyronine,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的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PSV×心率(heartrate,HR)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甲亢组中PSV、PSV×HR及甲状腺体积分别与血清FT3、FT4呈正相关(P〈0.01),且其与血清FT3的相关度较FT4高;血清FT3在5.70-15.00pmol/L范围时(正常范围2.63-5.70pmol/L,上限值46.08pmol/L),甲状腺上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其相关性较高,且两者间的相关性随着血清FT3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当血清FT3近检测上限范围时,两者不相关;而在其他组中,两者呈低度相关或不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并可辅助用于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临床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甲状腺大部分切除与药物保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激素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TG、TC、LDL、HDL指标比较,差异性突出,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中,采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能很好的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情况,值得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转归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得出对肺结核患者转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200例肺结核患者并对其转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0例肺结核患者中治愈165例,治愈率为82.50%,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方式、劳动强度、营养状态、肺部病灶孔洞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强化转归治疗的分析与调研,特别是要针对影响转归治疗的各项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与调研,公共卫生组织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抽查机制,进而真正做到高效防治肺结核,使得诱发疾病的几率得到极大的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按照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9.6±1.9)天,术前住院(2.3±0.9)天,平均住院费用(8321.0±1025.1)元,并发症发生率5.9%。观察组平均住院(8.2±0.6)天,术前住院(2.1±0.3)天,平均住院费用(7444.5±546.0)元,并发症发生率0%。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甲状腺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对甲状旁腺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至10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1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分析主要将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作为依据,评价手术完成之后患者的血清PTH、血钙水平、甲状旁腺功能水平。结果术后出现一过性低血钙5例,其中2例为甲状腺全切除,3例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及甲状腺肿块切除无低血钙发生。结论在本次研究对象的治疗过程中我科采用2015年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共识的手术方法,使得甲状旁腺术中损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临床工作的有很好的指导效果。可见这种手术理念和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推广。
简介:细针穿刺(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由于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报告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已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样本或观察经验等因素影响,FNA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在甲状腺癌的类型判别方面也存在一些陷阱。本文报道一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FNA涂片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FC)的病例,通过对照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复习FNA涂片,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加强认识,以提高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或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54例患者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占比例为21.77%;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女性构成比,手术开展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高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小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分期低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TPOAb水平、TSH水平以及临床分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且肿瘤偏小、临床分期较早,提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不会明显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性,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甲状腺全切除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分别运用传统甲状腺切除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9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运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出血量低,恢复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4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采取并发症防治措施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析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效果。结果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的适应症标准为临床症状诊断癌肿进展快、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且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者;影像学诊断有超声钙化灶、癌肿内部见沙粒体,血流丰富;细胞学诊断病灶细胞呈毛玻璃或透明状,无核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医师要熟练掌握甲状腺癌进行全切术的适应症,并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在手术操作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Ig、补体和CRP的含量.结果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gA、IgG、IgM、C3、C4和CRP水平分别为(1.90±0.97)g/L、(13.33±4.61)g/L、(1.75±0.69)g/L、(1.12±0.39)g/L、(0.26±0.14)g/L、(83.9±55.4)mg/L,与正常对照相比,除IgG、C3降低外,其他明显增高(P均<0.01).IgG的下降与IgA、IgM、CRP呈负相关(P<0.05),与C3、C4无相关性.恢复期IgG、C3含量增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G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