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名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成立卫生管理小组,对实施前后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后的执行率(87.65%)显著优于高于实施前(45.57%),实施后的手卫生知晓率(91.46%)与洗手正确率(93.90%)显著高于实施前(43.90%,51.2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医务人员正确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应用研讨。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常规的透析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几率以及透析出血发生几率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高,而导管感染发生几率以及透析中出血发生几率均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将全面护理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4)与实验组(n=44),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全面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与生活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将全面护理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更加接受与配合,进而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易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先入院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后入院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68.1±6.7)分,而观察组平均评分为(85.6±8.4)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广泛运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18年4月时间段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2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均分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法,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对比两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包装合格率。结果经过调查,实验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合格率为99%,对照组的清洗合格率为9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包装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9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过程中,消毒供应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能够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及包装合格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接诊时间、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缩短接诊及救治时间,减少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ICU病患58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将所选病患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9例。甲组开展品管圈活动,乙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乙组短,医疗费用明显比乙组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6±3.72)分,明显比乙组的(81.69±4.03)分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力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显著提升ICU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职称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水平,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及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中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整体护理五项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本身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可加强护理人员对管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提高基层护理质量,适合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标准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8月收容诊治的1280在消化内镜室中进行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同一检查类别的患者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对照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同样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工具合格率以及检查合格率,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其肠镜和胃镜的内腔检查合格率都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并且观察组肠镜内腔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肠镜水槽、胃镜水槽以及消毒液的合格率也要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是85.1%。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实行标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检查工具的合格率以及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并且标准化护理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医学领域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