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因其可即时反应术中脊髓功能状态已广泛应用于脊柱手术中,尤以脊柱矫形、颈椎手术多见,而有关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MEP的报道相对较少。目的目的:分析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MEP神经功能监测的应用价值和监测效能。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我院进行的47例58次胸椎管减压手术。手术方式主要为后路扩大全椎板切除术、经椎间孔胸椎椎间融合术(TTIF),术中应用MEP进行神经功能监测。监测采用经颅电刺激C3、C4位点,记录外周肌源性MEP。报警阳性诊断标准:排除系统性因素及麻醉相关因素外,与高危操作(减压、cage置入、椎弓根螺钉置入等)相关的波形快速丢失超过80%。结果结果:58次胸椎管减压手术中成功获取可靠术前波形并具有监测价值者47次,检出率为81.0%。真阳性结果3例,其中1例经及时处理后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2例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逐渐恢复。假阳性结果1例。未出现假阴性结果。MEP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7.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和100%。2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脊髓损伤,考虑脊髓再灌注损伤,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结论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难度大,脊髓损伤风险高,术中应用MEP监测能为手术提供客观的安全评估指标,但术后仍需警惕迟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减压 运动诱发电位 迟发性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6 周后,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ADL 能力,运动诱发电位(MEP) 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进行动态病情监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MA 和 MBI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想象 运动诱发电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表现,针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脑干功能进行判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置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研究人员在该时段内将我院资料登记有效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内院中接受健康体检的成人共计100名作为对照对象。研究人员在针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后,针对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诊断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各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明显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状况较为复杂,而在临床上针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研究人员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应用于患者的病情评价中,能够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个体状况,对于提高患者的诊疗准确度以及开展后续的治疗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冈上肌出口位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A-H值
  • 简介:目的:根据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探讨患者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13年8月,笔者分析了2039例患者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LUTS/BPH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增生(≤30ml)组、中度增生(31~80ml)组和重度增生(≥81ml)组。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膀胱出口梗阻 PROSTATIC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40例患者根据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调整麻醉深度,观察组40例患者按照AAI及BIS变化调整麻醉深度,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及皮质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1时的HR及MAP均明显降低(P<0.05),T2时,观察组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T2、T3时的血糖及皮质醇均得到明显变化(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AI、BIS同麻醉深度、应激反应密切相关,进行联合检测对于调控麻醉深度,降低过度应激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时间对婴幼儿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听力诊断检查的新生儿共计90例,根据新生儿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B、C三组,三组新生儿均进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测试,对比不同时间对于不同新生儿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实际使用时间的情况。结果A组不同测试时间的测试结果完全一致;B组、C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整体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测试所需平均检查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C组患儿在60s测试中所使用的平均检查时间要少于600s测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BR中采用60s测试能够缩短诊断的时间,使患儿尽快进行干预治疗,提高了临床的检查效率。

  • 标签: 测试时间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运用单电机电凝止血治疗后对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在2016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单侧卵巢囊肿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单电机电凝止血治疗)和对照组(创面缝合止血治疗)各53人。对比两组激素水平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及雌二醇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运用单电机电凝止血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卵巢功能,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单电机电凝止血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2 年 12 月 20 例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 (n=10) 和治疗组 (n=10)。治疗组给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天。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评分评估意识水平恢复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在指标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并能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选择性痔上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口梗阻型便秘,促进病情改善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本次试验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OOC患者的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ST+修补术联合组、TST术组,30例患者为只接受TST术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为接受TST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的研究组。并对照两组病人术后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肠动力学指标以及中远期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相关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更短、排气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更好(P<0.05);研究组中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口梗阻型便秘病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选择性痔上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

  • 标签: 选择性痔上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 直肠前突修补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 前瞻性 对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氯氮平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方法对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BAEP进行分析。结果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治疗12个月以上之后BAEP异常46例。结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中鉴别责任血管、评估减压效果以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在MVD术中行异常肌肉反应(AMR)和经颅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acial—MEP)监测的76例面肌痉挛患者资料,并分别在术后1周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不同AMR监测结果(消失、波幅下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后疗效及Facial—MEP监测与早期面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76例患者术中发现单个责任血管60例,多个责任血管16例;患者均记录到典型的AMR波形,术后1周和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5.5%(65/76)、92.1%(70/76)。其中AMR消失组的有效率高于AMR波幅下降组,但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MR消失组和波幅下降组的近、远期有效率均优于AMR无变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中AMR监测可辅助判断责任血管,评估减压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面部单侧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 诱发电位 运动 异常肌肉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特点,并评价两者在PS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HAMD评分>18分的卒中患者57例,分为轻中度抑郁组(<24分)和重度抑郁组(>24分),5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比较各组SSR、SLSEP结果.结果1.正常组SSR异常率12.0%,SLSEP异常率2.0%;PSD组SSR异常率73.7%,SLSEP异常率61.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SD组两者的异常吻合率为83.3%(35/42).2.PSD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亚组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轻中度抑郁组延长,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SD患者SSR及SLSEP明显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关键词卒中后抑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Hamilton抑郁量表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2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技术,深入探究光学药物压抑疗法与遮盖疗法联合应用对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眼科医院弱视治疗中心收治的82例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41)。在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视力整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眼调节功能等关键指标上均显示出显著改善,且P-VEP检测结果也表明其视觉传导通路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药物压抑疗法与遮盖疗法联合应用,对于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调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遮盖疗法 屈光参差性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