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贫血对PT和APTT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贫血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比例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抗凝公式法采血,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最后得出相应的PT数据和APTT数据。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T、APTT数据无差异(P>0.05),而当HCT<0.25,观察组患者PT数据和APTT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公式法采血适用于各种程度贫血患者,且不会对PT数据和APTT数据造成任何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PT疗法对脑瘫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武威市人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80例儿童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基于综合康复模式的PT疗法治疗。结果: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在研究组中的总体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干预后,研究组在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瘫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模式的PT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有效促进脑瘫儿童智力发育,提高患病儿童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可提高脑瘫儿童的各项行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论妊高症患者凝血4项(PT、APTT、TT、FIB)检验的意义。方法 将2019年6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所接收的122例妊娠孕妇设为观察组,其中有妊高症孕妇51例,将其设为观察一组,其余71例为正常妊娠孕妇,设为观察二组,另外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女性均检测PT、APTT、TT、FIB,比较差异。结果 (1)观察组二组的PT、APTT和T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一组的PT、APTT和TT水平明显低于观察二组,FiB水平明显高于观察二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3)观察一组的PT、APTT和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妊娠女性的PT、APTT和TT水平明显有降低表现,FiB水平有升高表现,但若相关水平降低或升高较多,则需考虑患者合并妊高症,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以及相同设备拍摄冈上肌出口位影像资料。常规组采取常规摄影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与简化之后的摄影方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以及医师对成像的满意度。结果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改良后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与成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价值较高,能够更好的优化摄影效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来我院检验科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人,另外选择健康志愿者40人作为第四组,分别采血后,在不同采集顺序、采血剂量、样本送检时间、保存温度、采血时束臂压力等条件下测定结果,并对比。结果:PT、APTT测定值在采血顺序、保存温度、检测时间、不同束臂压力、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情况下,组间对比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APTT受到采血相关因素的影响,必须做好样本采集、运送、保存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由于人们饮食不节、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等原因,便秘患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本病不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解除本病的困扰是我们急待解决的话题。本文将对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相关概念、中医治疗以及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8例因排尿困难就诊的女性患者,经尿流动力学检查,排尿期膀胱造影及膀胱镜检查等确诊为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平均最大尿流率11.3mL/s,平均剩余尿量180ml.所有患者接受经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和α-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平均住院4d,所有患者排尿顺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0月随访,平均最大尿流率25.7ml/s,平均剩余尿量30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可准确诊断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及α-受体阻滞剂治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50例来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术后大量出血(>500ml)患者20例,正常出血(≤500ml)3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排除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PT进行测定,并采用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及INR报告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PTR、IN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h大量出血患者的PT、PTR、INR均明显高于术后24h正常出血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能够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因此我们建议各基层医院应据此作为观察指标,并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