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护理,其能力与减少患者引流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指征剖宫产对泌乳二期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非指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非指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二期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填充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配合率为6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17.46%,对照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3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且术中患儿疼痛感相对较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1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25.0mg/次米非司酮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40%,与对照组的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实现大剂量药物的临床效果,且小剂量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将60例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分成了30例对照组患者和3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护理方面的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93.33%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最低有效剂量及对月经的影响、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避孕失败或未保护性生活120h内要求紧急避孕的243例妇女随机分2组,研究组14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0mg和25mg,服药后嘱两组对象按期随访。以月经来潮为成功标准,观察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对月经的影响及药物可接受性情况。结果采用DiXon方法计算,两组对象各有2例妊娠,均明显低于预期妊娠,其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4.40%和81.5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轻、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对月经周期、经期与经量影响较小;经间期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15.38%、4.2%),其发生与服药的时间有关,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月经的影响,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10mg是用于紧急避孕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5mg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将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间在我中心进行紧急避孕的138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治疗,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研究对象采用12.5mg米非司酮治疗后的避孕成功率达99.28%,其中月经正常率达78.99%;共出现9例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结论采用12.5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具有极高的应用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率低,更适合紧急避孕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和10mg。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与大剂量治疗相比,通过小剂量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故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有较大的益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封社会上35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除学生外)的网络成瘾现象与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关系进行比较探讨.方法(1)选取人中学生及35岁以下的其他青少年作为被试,分为两组,(2)根据K.S.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作初步判断是否有纲瘾现象及程度;(3)根据假设选择相应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孤独分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生存条件问卷。结果(1)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少年与人中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内容(交际、游戏)无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孤独感、主观幸福感无显着差异。(2)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年的网络成癌程度与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呈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效果,小剂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7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各39例。其中高剂量组患者给予25.0mg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低剂量组患者给予12.5mg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孕酮、雌二醇、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改善等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使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