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封社会上35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除学生外)的网络成瘾现象与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关系进行比较探讨.方法(1)选取人中学生及35岁以下的其他青少年作为被试,分为两组,(2)根据K.S.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作初步判断是否有纲瘾现象及程度;(3)根据假设选择相应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孤独分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生存条件问卷。结果(1)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少年与人中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内容(交际、游戏)无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孤独感、主观幸福感无显着差异。(2)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年的网络成癌程度与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呈相关。
简介:(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本文以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提出了现代大学生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近而从社会,学校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两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最后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简介:摘要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休息、娱乐的场所,更是学习、社交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既方便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能够深化大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简介:研究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的差异以及自我暴露程度的差异,探讨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动机和程度。采用《社交软件使用行为调查问卷》《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某高校的1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和自我暴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我暴露的互惠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3)=3.200,P〈0.05],在自我暴露的程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153)=3.422,P〈0.05)]。③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的自我暴露的7个功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暴露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4)=2.169,P〈0.05]。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学生高考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在高考前2个月对248名高三学生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作为学生心理状态指标,以自拟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作为心理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只例行常规高考前教育,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和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SCL-90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三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专业的心理干预对缓解学生高考心理压力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