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可以分成急性型(AITP)与慢性型(CITP)两组,每组各2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结果急性型组男性发病率高于慢性型组,急性型组年龄低于慢性型组;急性型组皮肤黏膜出血率明显比慢性型组高;急性型组血液指标PLT、Hb明显比慢性型组高,PAIgG明显低于慢性型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和血液检验结果十分特殊,而且急性型与慢性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特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分析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和病情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免疫学检测特点。方法收集已经确诊为ITP的成人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检测血小板、血小板相关抗体(IgG、IgM和IgA)、补体C3、C4以及ANA和ENA。结果成年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30×109/L90例(68.7%),PLT>30×109/L4l例(31.3%),且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增高105例(80.1%);血清补体C3、C4减低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15例,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TP患者免疫学指标的测定与统计分析对于完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实施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1例泌尿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根据泌尿外科以及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身体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先对泌尿外科以及患者的护理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身体病痛,可广泛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室内脑膜瘤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6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脑室内脑膜瘤患者,采用MRI检查诊断,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单发,发生在侧脑室30例,其中体部3例,三角区27例;21例为左侧,右侧9例。6例位于第四脑室。病理类型33例为纤维细胞型,3例为细胞型。MR表现为病灶边缘清晰、规则,呈分叶状4例,呈椭圆、类圆形32例。T1W1肿瘤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30例。T2W1肿瘤稍高信号15例,等信号18例,稍低信号3例。增强扫描33例均有明显强化。患者脑室均有程度不等的扩大,瘤周水肿12例。结论脑室内脑膜瘤采用MRI诊断,可显著提高确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之后,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伴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共97例,所占比例为80.83%(P<0.05),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共90例,所占比例为75%(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为89.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为90.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发原因,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就其手术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骨质碎裂呈三块以上,骨折部存在局限性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出现瘀斑、四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76例患者中30例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最终痊愈68例,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丧失肢体功能,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帮助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2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做出分析。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主要为咳嗽、胸痛、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热。“晕轮征”、“新月征”或空洞形成是诊断IPA的重要CT征象,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不规则空洞形成1例、一侧肺实变影伴空洞形成1例、两肺多发实变阴影1例。经临床抗菌治疗后,痊愈12例(60.0%)、好转6例(30.0%),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5.0%),经治疗4-8d后无效而放弃治疗1例(5.0%),治疗总有效率90.0%。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起病比较不易发现,病发速度比较快,病死率高,临床诊断无特异性,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及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40例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将24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将三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分子分型进行比对。结果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均与中年组和老年组进行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三组乳腺癌患者之间对比分子分型差异较大(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乳腺癌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指标(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以及Her2、基底样型两项分子分型)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具有差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急性加重伴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影响该病的主要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AECOPD伴PE患者20例纳入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20例纳入参照组,应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之中,在AECOPD伴PE患者的分析之中,冠心病、晕厥、高血压、PaCO2升高成为了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在两组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分析之中,两组患者的症状差异并不明显,组别对比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eneva量表评分、血浆D-二聚体以及肺动脉压分析中,实验组和参照组出现了明显的增高特征,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AECOPD伴PE高危因素分析之中,冠心病、晕厥、高血压、PaCO2升高成为主要因素,需要采取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色念珠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110例AD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所得结果,将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分为观察组,将非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分为对照组,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来比较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清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64例,观察组血钾、血钠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蛋白水平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ADD腹泻的原因较多,应及时采取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培养、观察鉴定,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还应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及心率变异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心肌炎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小时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分析心率以及心率变异(HRV),其中包括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结果随这患儿年龄的增长,心率会越来越慢;SDNN、SDNNindex、rMSSD、PNN50的数值均会增加,但SDANN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4小时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炎患儿,对病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