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简介: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是支撑旅游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目前实践中主要依靠经验方法判别,可靠性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基于ArcGIS旅游资源信息采集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采用空间集聚度、开发潜力评价和组合集群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蓬莱市进行了案例分析。结论认为:(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可以建立旅游资源单体数据采集、数据库构建、等级规模分析、空间分析与可视化、区域旅游功能与布局、空间管理的一体化方法,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2)区域旅游资源存在空间分布和等级分布的差异性,开发利用中应识别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群及其开发潜力,据此来结合市场消费需求、交通条件等外部环境等进行产品设计和时序安排;(3)旅游资源单体普查是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手段,仍需改进旅游资源单体分类标准,根据科学评价结果对当前产品体系进行类型和结构优化,巩固发展优势,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本研究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的旅游资源评价和区域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简介:"城市双修"政策提出了改善出行条件、增加公共空间、提高服务能力等目标,而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封闭型规划及管理模式不利于"城市双修"政策的实施。为承接"城市双修"政策,实现"城市双修"的目标,以苏州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问调查法,分析封闭型大学校园开放的"望围"之"矛"和"护围"之"盾"的困境,并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借鉴开放式校园管理经验,提出大学校园的"破围"之"策",构建包括一个理念、两条主线、三个抓手、四类矛盾、五项模式、六种效应等内容的我国大学校园开放框架体系,探寻出一种既迎合校外人员需求又保障校内人员利益的"双赢"式国内封闭型大学校园开放创新模式。
简介:旅游特色街区是居民与游客共同的生活休闲空间,是城市旅游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产物,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展现出多样的城市文化和生活场景,是城市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基于城市商业街区或生活街区发展起来的特色街区形态,传统的城市街区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特色街区的发展需求,应从游客(Tourist)、当地居民(Resident)、管理者(Manager)等多个维度对街区(Street)进行创新开发。围绕这三个维度对特色旅游街区的开发进行探讨与研究,为特色旅游街区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在S-TRM逻辑架构下探讨海口骑楼老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简介:对国内外城市雕塑规划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国外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与国内城市雕塑规划的主要特点与差异,并分析国内现有城市雕塑规划的局限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介绍广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的实践经验,并重点分析广州市借鉴国际经验,引导城市雕塑规划向公共艺术规划转型的尝试,提出城市雕塑规划应从对雕塑艺术的详细设计转变为对雕塑发展的远景构想;从精细化的规划引导转变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从以政府、规划师为主导的精英型规划转变为政府、规划师、艺术家、公众共同参与的公众型规划。
简介:本文以陕西省这一区域旅游地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地中英文版本官方网站、国外旅游手册(LonelyPlanet)及国内旅游网站携程网等四大旅游传播媒介,探讨不同媒体展现的旅游地符号。本文采用ROST分析软件对文字文本和视觉文本符号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其结果进行对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传播媒体旅游符号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符号生产者所处的文化和身份的差异及各自目标市场的不同所致。因此,旅游地政府管理部门需重视旅游地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旅游符号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关注符号体系中三组对象的匹配性——文字文本符号和视觉文本符号,官方媒体符号和非官方媒体符号,媒体符号与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