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92度春秋并非白驹过隙,托尔斯泰(1828—1910)在世纪转折时期(1900年)闯入中国,在文艺思潮交替更叠中留下一部悠长评论史,作家创作影响史。今天,我们翻检前人发黄纸张上进出火星论战和激昂文字,会生出多少感慨呢?一托尔斯泰生命最后十年,与中国其作品、思想引进一齐度过。他晚年巨大声誉“托尔斯泰主义”广泛传播,在中国,激起了这位旷世巨人无限仰慕宗教道德思想迷恋。“新圣”、“泰斗”、“伟人”之类颂词纷至沓来,最早中译本《托氏宗教小说》、林纾译《罗刹因果录》、《现身说法》、马君武译《心狱》(今译《复活》),

  • 标签: 托尔斯泰 历史命运 文艺思潮 五四时期 瞿秋白 宗教小说
  • 简介:王佐良教授专著《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出版,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现刊登中国莎学者何其莘教授读者四川省粮食学校李伟民同志该书评论,以飨读者。我们竭诚希望爱好外国文学朋友们撰写国内外新书评论,惠赐我刊。

  • 标签: 新探索 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 粮食学校 王佐良 四川省
  • 简介:美国小说家欧尼斯特·海明威是个爱交朋友的人。他一生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许多地方,拥有许多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职业朋友。他们当中,除了美国文化圈内名人以外,还有他意大利战友、西班牙斗牛士、法国酒店老板、加拿大报人和古巴渔民等。有些成了海明威忘年之交。他们踪影,或寓于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之中,或嵌入他往来书信之间,成了海明威亲切怀恋。而他明友们,在他1961年7月谢世以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相互交往回忆录。这

  • 标签: 中国朋友 人物形象 玛莎 夏先生 抗战期间 抗日战争期间
  • 简介:<正>希腊悲剧起源,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观点。如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悲剧源自阿提刻农村在节庆中关于死亡等悲伤事件严肃表演;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时酒神颂歌,等等。现在一般人都采用后一种观点。可能是由于一种观点更符合悲剧起源实际,更接近于生活本身。在进一步分析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具体情况时候,一个因素值得重视,这就是人心理因素。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酒神颂歌。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希腊地中海各岛屿、在埃及、叙利亚印度等地到处传授酿酒方法,赢得了许多人崇拜。因此,他神庙遍及各地,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酒神祭仪。希腊自然更为突出。酒神颂狄俄倪索斯遭遇为题材,内容都是歌颂狄俄倪索斯。我们不妨从希腊酒神祭仪仪式来分析一下人们心理因素。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人们在描述这种酒

  • 标签: 心理因素 酒神祭仪 希腊悲剧 起源 队列 音乐精神
  • 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是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剧作家。1984年,小说《情人》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获得世界性声誉。在长达半个世纪创作过程中,她写下了30多部小说,10多部戏剧作品,指导参与了20多部电影拍摄完成。

  • 标签: 当代小说 玛格丽特·杜拉斯 龚古尔文学奖 《情人》 电影剧作 戏剧作品
  • 简介: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寄寓着深厚创作寓意,酷似本真的童年生活背后折射出理想教育方式诗意探索。这样诗意探索借助精致结构形式来呈现,散发出独特写作方式所生成艺术美感,凸显出丰富多变语言风格。

  • 标签: 结构形式 教育方式 诗意探索
  • 简介:1948年,刘鬯从上海来到香港,与众多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作家一样,本视香港为暂居之地,不意一住多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南来香港作家徐訏、赵滋蕃、林适存、力匡、徐速等人都把乡愁香港抗拒写入作品中,刘鬯同样怀乡书写,但其作品与其他同时代南来作家颇为不同之处,在于他南来者文化处境矛盾特别敏感,写出香港与上海在都市化上类近而呈现于作者心中矛盾。可能由于刘鬯本人1948年来港,在《香港时报》工作数年后,至1952年往新加坡报界任职,再于1957年返港,他把这两次来港经历,部分反映在小说中。

  • 标签: 《过去的日子》 刘以鬯 《酒徒》 1948年 中国内地 五十年代
  • 简介:意义研究是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主要成就之一。西方人文科学理解转向、语言转向随之而来意义理论研究兴盛,推动了文学意义研究。本文从意味与涵义之争、意义讨论两种思路以及语言符号意义问题三个方面概要分析了20世纪文学意义理论成就得失,指出交往对话意义观相互性、尊重和平等追求有助于克服传统意义观客观主义当代意义讨论中相对主义,代表了文学意义理论发展方向。

  • 标签: 文学意义 意味 交往 语言
  • 简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这首非常著名送别诗,写作时间、地点都不清楚,学者或认为开元二十六年(738)作于南阳,或认为天宝载(747)作于金陵,但这都不影响我们作品理解。

  • 标签: 《送友人》 李白 自然 赏读 写作时间 送别诗
  • 简介:中国诺贝尔奖情结吗?张建丽一年一度诺贝尔奖多种,生活工作在自己土地上中国人,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是其得主,但不见科学界或愤愤不平,或不以为然议论,独独是文学界仿佛对此耿耿于怀。要说在科学界,有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若干年后被认为是不可信...

  • 标签: 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 中国文学 大江健三郎 作家队伍
  • 简介:朝鲜诗人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康熙五十一年(1712)作者随朝鲜使团出使中国为背景,再现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社会风貌宗藩外交制度下中朝两国文化认同与差异。作品写实笔法描绘出“辽东一山海关—北京”驿路上中国北方生活图景,其中对外交仪节记录、风物民俗观照,以及文化交流叙述,均透过“他者”眼光来审视完成,具有宝贵历史文化价值,为深入研究18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了解中朝文化交流实况提供新视角。

  • 标签: 18世纪 中国《老稼斋燕行日记》 朝鲜诗人
  • 简介:本文从当代左翼思想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对象化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大地女儿》《革命中中国妇女》如何在左翼思想框架下书写、认同中国妇女以及如何通过女性跨文化书写重构自我。就内容而言,史沫特莱塑造了献身民族解放、追求女性独立中国女性形象;就形式而言,她采用了"百纳被"拼贴叙事叙事易装等策略模糊了自我与他者界限,巧妙地把自我投射在他者身上。

  • 标签: 史沫特莱 左翼思想 中国妇女形象 叙事策略
  • 简介:毛姆笔下思特里克兰德形象,展示了一个奇特艺术天才如何再现自我历程。对于这个人物来说,追寻自我、再现自我是一个永恒旅程,是一个在与传统抗衡中不断释放自己旅程,它只能通过自身不断地延拓而逐步接近自我但无法达到终极自我。

  • 标签: 天才 传统 追寻自我 再现自我
  • 简介:在中,福柯从知识考古学角度疯癫中富有想象力和诗意部分进行了阐释颂扬,而对所谓理性精神中隐秘残忍却进行了无情揭露.本文拟运用福柯理论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彼得·柯根小说和进行主题分析,以期解读出更为隐含但同时也更具启示意义"文化密码",即作品历史、社会内涵.

  • 标签: 小说 《治疗》 《痊愈》 福柯式解读 澳大利亚 当代作家
  • 简介:夏目漱石是日本国民性大作家,在中国研究不多。然而,夏目漱石从小喜欢汉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作品中也体现了大量中国元素。本文选取夏目漱石名作之一《门》,从中国元素探究来展现夏目漱石与中国深厚渊源。

  • 标签: 汉学 中国元素 作品意蕴
  • 简介:吉川幸次郎(1904—1980)是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一生著述等身,筑摩书房《吉川幸次郎全集》27卷存世,广泛涉及中国历史诗歌、元杂剧、中国儒家经典、中国文人生活等领域研究,尤以杜甫研究、元杂剧研究卓越成就,著称于国际汉学界。吉川著作单行本,到目前为止,包括台湾出版物在内,被译成汉语出版,已有不少。

  • 标签: 中国情结 元杂剧研究 文学研究家 中国历史 儒家经典 中国文人
  • 简介:我们知道,韵论是印度诗学中比较大一个方面,而作为诗学范畴(而非语言学范畴)“韵”,以及由此而产生理论,也是中国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只是论述文学家相对较少。

  • 标签: 范温 中国 韵论 诗学理论 宋代 艺术形式
  • 简介: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大量白俄涌入中国,白俄形象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独特存在。普罗作家笔下白俄叙事在革命话语体系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叙事模式,而被迫流亡上海东北作家群对白俄形象塑造呈现出不同于前者表述方式,他们来说,白俄既是反革命符号,也承载了沉重乡愁。

  • 标签: 白俄形象 普罗文学 东北作家群
  • 简介:泰戈尔(1861-1940)是印度伟大作家、思想家,东方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者,也是近百年来少数几个在中国译介最多、影响最大外国作家之一,但纵观我国近百年来泰戈尔研究史,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泰戈尔戏剧在中国受到冷遇.所谓"冷遇"是指:A、泰戈尔戏剧进入了中国,但反映不热烈,出现热情翻译与研究冷淡反差;B、与泰戈尔其他类型作品相比,其戏剧在中国遭际尤其冷清;C、戏剧在泰戈尔创作中重要位置,中国其戏剧研究分量很不相称.

  • 标签: 泰戈尔 戏剧 印度 中国 文学研究
  • 简介:探索志清实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志清实业发展脱离了中国制造一贯思维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民主管理和文化强企新路。

  • 标签: 中国制造 反证 思维模式 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