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92度春秋并非白驹过隙,托尔斯泰(1828—1910)在世纪的转折时期(1900年)闯入中国,在文艺思潮的交替更叠中留下一部悠长的评论史,对作家创作影响史。今天,我们翻检前人发黄的纸张上进出火星的论战和激昂的文字,会生出多少感慨呢?一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十年,与中国对其作品、思想的引进一齐度过。他晚年的巨大声誉和“托尔斯泰主义”的广泛传播,在中国,激起了对这位旷世巨人的无限仰慕和对他的宗教道德思想的迷恋。“新圣”、“泰斗”、“伟人”之类颂词纷至沓来,最早的中译本《托氏宗教小说》、林纾译《罗刹因果录》、《现身说法》、马君武译《心狱》(今译《复活》),
简介:<正>对希腊悲剧的起源,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观点。如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悲剧源自阿提刻农村在节庆中关于死亡等悲伤事件的严肃表演;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时的酒神颂歌,等等。现在一般人都采用后一种观点。可能是由于后一种观点更符合悲剧起源的实际,更接近于生活本身。在进一步分析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的具体情况的时候,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这就是人的心理因素。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仪的酒神颂歌。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希腊地中海各岛屿、在埃及、叙利亚和印度等地到处传授酿酒的方法,赢得了许多人对他的崇拜。因此,他的神庙遍及各地,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酒神祭仪。希腊自然更为突出。酒神颂以狄俄倪索斯的遭遇为题材,内容都是歌颂狄俄倪索斯的。我们不妨从希腊酒神祭仪的仪式来分析一下人们的心理因素。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人们在描述这种酒
简介:1948年,刘以鬯从上海来到香港,与众多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的作家一样,本视香港为暂居之地,不意一住多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南来香港的作家徐訏、赵滋蕃、林适存、力匡、徐速等人都把乡愁和对香港的抗拒写入作品中,刘以鬯同样有怀乡书写,但其作品与其他同时代的南来作家颇为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南来者文化处境的矛盾特别敏感,写出香港与上海在都市化上的类近而呈现于作者心中的矛盾。可能由于刘以鬯本人1948年来港,在《香港时报》工作数年后,至1952年往新加坡报界任职,再于1957年返港,他把这两次来港的经历,部分反映在小说中。
简介:朝鲜诗人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作者随朝鲜使团出使中国为背景,再现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社会风貌和宗藩外交制度下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与差异。作品以写实笔法描绘出“辽东一山海关—北京”驿路上的中国北方生活图景,其中对外交仪节的记录、风物民俗的观照,以及文化交流的叙述,均透过“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完成,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深入研究18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了解中朝文化交流实况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