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乡土地理因其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它不仅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通俗易懂,具有亲和力,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简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其所依托的土地,无论是游牧文明或是农耕文明,都是人在其生存所依托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范式。游牧民族的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游而居之”的生活方式、“游而存之”的生存方式上,在与草原环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游牧民族认识到了其与土地之间的相依存关系,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实现了游牧民族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在如此适合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也由此而构筑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生存空间,这对于当下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启示与借鉴意义。
简介:环境异质性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为揭示云南山区环境异质性与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云南山区少数民族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平台,对直苴村的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学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苴村环境异质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并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学效应。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同时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简介: 我姥爷和他的祖辈都是农民,他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开头干净利落,点明了文章主人公及其身份."农民"一词点出了主人公和土地的关系.)……
简介:内容摘要:选择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数、涉案面积当成主要的表征指标,对2002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违法是否会产生影响,具体程度如何。论文用随机效应、混合OIS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经相关的检验后,认为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最为适用。基于模型的估计结果,评价土地督察对土地违法的遏制效应。在分析后得知:第一,土地督察能够使土地违法明显下降,土地例行督察的覆盖度每增加1%,就能避免九十二起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并且土地违法涉案面积也会减少2.18个百分点左右;第二,如果对某个省份实施转向督查,就可能有七起土地违法案件不会出现,土地违法的涉案面积减少31.11个百分点左右;第三,在土地专项与例行督察的作用下,2007年可能有84起土地违法案件不会发生,2008年在3473起左右,2009年上升到12500起,减少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依次是2314.14、1919.75和3046.5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