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9%,上海和北京2003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3%和52%。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不但在总体上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且个别地区已经达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等方面稳定增长,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从1998年到2004年,高职院校在校生数由11741万人增加到595.65万人,增长了5.07倍,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由34.44%提高到44.67%。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中国高职教育既然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转型的主力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后,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新的定位。
简介: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自身规模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数量向质量偏转。特别是打造世界工厂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后.隐藏在高速发展下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表面现象:一方面是高职教育规模巨大.毕业生逐年大增;另一方面.社会对此层面学生的认可度降低。深层次问题是社会(包括国家、家庭和个人)投入浪费.毕业证书含金量不足、人才培养断层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长久下去.也将对整个高等教育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认真分析可以认为:不是高职人才培养定位有问题.也不是社会对此层面人才的需求有问题,问题存在于自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需求.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产业第一线实际需求相差很大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