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采用压痛点注射镇痛液治疗,观察组在压痛点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压痛点注射和体外冲击波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软组织张力(软组织位移距离)、疼痛程度[目测类比法(VAS)]、压力痛阈[压力痛阈测试(PPT)]以及功能障碍程度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软组织位移距离值(包括施加1 kg和施加2 kg时的位移距离)、VAS评分、PPT值和DOI评分分别为施加1 kg(6.53±1.18)mm、施加2 kg(5.57±0.90)mm、(2.35±0.94)分、(63.48±14.35)N、(10.23±3.4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痛点注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可显著增强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腰部的软组织张力,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压力痛阈,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中老年志愿者大腿肌肉脂肪含量的价值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间,前瞻性招募30名年龄为45~70岁的志愿者,男15名、女15名,年龄52.5(49.0,56.3)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R扫描,包括左侧大腿中段横断面T1WI、IDEAL-IQ序列和冠状面T2WI,勾画左侧大腿中段伸肌群(股四头肌)及屈肌群(腘绳肌)感兴趣区,获得肌肉横截面积(CSA)、骨骼肌指数(SMI)、肌间脂肪分数(FF)和肌内FF。此外,选取60°/s、180°/s的角速度对所有受试者左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获得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及总功(TW)。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肌群间CSA、SMI、肌间FF、肌内FF、PT、TW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法评估大腿肌肉CSA、SMI、肌间FF、肌内FF与PT、TW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大腿CSA、PT、TW高于女性(P<0.05),肌间FF低于女性(P=0.005)。受试者大腿伸肌群CSA、SMI、PT高于屈肌群(P<0.001),肌内FF、肌间FF低于屈肌群(P<0.001)。受试者大腿屈、伸肌群肌内FF与PT呈中度负相关(r=-0.635,P<0.001;r=-0.546,P<0.001),与TW呈高、中度负相关(r=-0.718,P<0.001;r=-0.616,P<0.001);屈、伸肌群肌间FF与PT呈中度负相关(r=-0.519,P=0.003;r=-0.443,P=0.014),与TW呈低、中度负相关(r=-0.363,P=0.049;r=-0.552,P=0.002);屈、伸肌群CSA、SMI与PT、TW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内FF与屈、伸肌群的PT、TW显著相关[屈肌群:调整后R2(R2adj)=0.505,P=0.001;R2adj=0.540,P<0.001;伸肌群:R2adj=0.351,P=0.006;R2adj=0.470,P=0.002]。结论基于IDEAL-IQ技术的FF可准确定量大腿肌间、肌内脂肪含量,且与等速肌力测试参数PT、TW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以肌内FF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大腿等速肌力不对称性与步态不对称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ACL重建患者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7~47岁[(29.4±5.2)岁]。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流程。采集术后1年大腿等速肌力测试数据,分别测试伤侧和健侧的60°/s、180°/s、300°/s向心伸膝肌力和屈膝肌力,60°/s离心伸膝肌力和屈膝肌力,分析其肌力峰值。采集患者步行过程的三维运动信息及地面反作用力,通过逆向动力学分析患者步态支撑期的膝关节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包括屈曲力矩峰值、伸展力矩峰值、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外旋力矩峰值、内旋力矩峰值、屈曲角度峰值、步态支撑末期伸展角度峰值、足跟着地屈曲角度、外展角度最大值、步态支撑末期外旋角度最大值。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等速肌力双侧对称指数(LSI)与步态参数LSI的相关性。结果ACL重建术后1年伤侧60°/s、180°/s、300°/s向心伸膝肌力和屈膝肌力、60°/s离心伸膝肌力和屈膝肌力峰值显著低于健侧(P均<0.01)。与健侧相比,ACL重建患者术后1年伤侧步态支撑期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显著降低(P<0.01),步态支撑末期膝关节伸展角度不足(P<0.01)。伤侧与健侧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外旋力矩峰值、内旋力矩峰值、屈曲角度峰值、足跟着地屈曲角度、外展角度最大值、步态支撑末期外旋角度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L重建术后1年60°/s等速向心伸膝肌力的LSI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内旋力矩峰值LSI显著相关(R=0.42,P<0.05);180°/s等速向心伸膝肌力LSI与屈曲力矩峰值LSI显著相关(R=0.45,P<0.05);180°/s等速向心屈膝肌力LSI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LSI显著相关(R=0.46,P<0.05);300°/s等速向心伸膝肌力LSI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LSI显著相关(R=0.42,P<0.05);60°/s等速离心屈膝肌力LSI与步态支撑期屈曲角度峰值LSI显著相关(R=0.54,P<0.01)。结论ACL重建患者1年后大腿等速伸膝肌力不对称性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屈曲力矩、旋转力矩、屈曲角度峰值不对称性显著相关,等速屈膝肌力不对称性与步态支撑期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不对称性显著相关。提示ACL重建患者1年后仍需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提高肌力与运动功能水平,以降低ACL再断裂及继发损伤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指数(HRI)、收缩压比率(SBPR)与峰值氧耗量(peakVO2)的相关性,探讨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7年3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的54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类型、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peakVO2、HRI、SBPR。peakV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47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CHF患者中,男性447例(81.7%),年龄63(56,69)岁。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23、0.263,P均<0.001),年龄与peakVO2呈负相关性(r=-0.207,P<0.001),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r=-0.229,P<0.001),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peakVO2低于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r=0.181,P<0.001),BMI与peakVO2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t分别为7.68、5.08,P均<0.05),年龄、BMI与peakVO2呈负相关(t分别为-5.43、-0.31,P均<0.05),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t=-6.03,P<0.05),HFrEF患者peakVO2低于HFmrEF和HFpEF(t分别为3.17、4.48,P均<0.05),可构建线性方程(F=33.52,调整R2=0.29):peakVO2=10.65(男性)或8.53(女性)+4.26HRI+3.31SBPR-0.07年龄-0.13BMI+0(HFrEF)或1.05(HFmrEF)或1.62(HFpEF)。结论CHF患者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VpeakAO)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SAP休克患者134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利用床旁超声仪器检测PLR和VE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超声指标的变化。根据VE后每搏量(SV)变化值(∆SV)是否≥15%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V-VE与∆VpeakAO-PLR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结果PLR前,有反应组SV、VpeakAO均低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PLR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peakAO-PLR与∆SV-VE呈正相关(r=0.769,P<0.05)。∆VpeakAO-PLR预测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9~0.969),临界值为10.9%时,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8.5%。结论∆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肌少症及肌纤维形态的影响。方法老龄雄性大鼠(SD),喂养18月龄后开始8周抗阻运动,测最大抗阻负重跑,再分别以0%、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抗阻运动,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运动。对照组不运动。8周末检测股四头肌线粒体膜电位,释放到胞浆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和凋亡蛋白(Smac/DIABLO)含量,股四头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蛋白质含量,并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30%、50%和70%四个抗阻运动组线粒体ΔΨmt均升高,且0%、30%、50%组升高(t=7.412、5.611、6.213,均P<0.01);与0%组比较,30%组线粒体ΔΨmt下降的细胞百分率(10.6%)(t=9.356,P<0.05),而70%组线粒体ΔΨmt升高的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3%)(t=8.341,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抗阻运动老龄大鼠股四头肌胞浆Cyt c、AIF和Smac/DIABLO的含量下降,其中0%、30%、50%三组股四头肌胞浆Cyt c、Smac/DIABLO含量下降(t=8.324、7.516、6.871,均P<0.05),以及0%、30%、50%三组AI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4、8.78、7.342,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0%、30%、50%三组肌纤维空泡面积下降(t=5.567、6.784、7.432,P<0.01);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7.478、6.765、4.564,均P<0.01);与0%组相比,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9.236、8.342、6.456,均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改善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Cyt c、AIF、Smac/DIABLO;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质含量,减少肌纤维空泡面积,维持肌肉质量,延迟肌少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痛飞行人员颈部肌肉训练前后颈肌弹性应变值及颈肌强度的变化,探讨飞行人员颈肌强度与弹性应变值的关系。方法使用CME-1颈肌强度训练器,以等长和可变阻力及速度训练模式(changeable velocity and resistant,CVR)对56名飞行人员进行2周颈肌训练,比较训练前后颈肌强度及弹性应变值。结果飞行人员颈肌训练后颈长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弹性应变值较训练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4、2.348、2.745,P<0.001、P=0.040、0.006)。颈长肌、头夹肌、肩胛提肌训练后的平均弹性应变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3.75%、4.18%、2.8%。颈肌训练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各方向平均最大颈肌力、平均10 s最大冲量的均值比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4~8.284,P值均<0.01);各方向肌群的平均最大颈肌力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39.3%、34.6%、35.2%和28.4%,平均10 s最大冲量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1.4%、33.6%、42.7%和34.5%。肩胛提肌、颈长肌弹性应变值与前屈肌平均最大肌力呈负相关(r=-0.281、-0.387,P=0.036、0.004)。结论颈肌训练可有效提高颈部各肌群的力量及部分肌群的弹性应变;肩胛提肌及颈长肌弹性应变值与前屈肌平均最大肌力呈负相关。颈肌训练对增强前屈肌肌群活性以及保持颈椎生理性前凸具有一定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背阔肌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术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块或多块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区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4例背阔肌肌皮瓣术后均成活,包括带蒂肌皮瓣22块,游离肌皮瓣2块,面积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宽度9~20 cm。24例均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瓣区,其中12例应用1块螺旋桨皮瓣,11例应用2块,1例应用3块,共37块穿支皮瓣,包括36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块自由设计穿支皮瓣。螺旋桨皮瓣的面积13 cm × 5 cm~23 cm× 14 cm,血管蒂长度3~6 cm,皮瓣旋转角度90°~180°,所有螺旋桨皮瓣的供瓣区都直接关闭。术后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完全坏死,清创后另行植皮修复;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他35块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24例均获1~38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4例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需再次实施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对术后术区功能和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区缺损,在确保切取一个宽大的肌皮瓣用于缺损修复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背部肌皮瓣供区能直接关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神经肌电刺激(NMES)治疗,对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70)。对观察组患者采用PFMT联合NMES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PFMT治疗。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价患者性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采用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仪,评估患者盆底肌力;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POP程度。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PO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时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组内或组间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徐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0056),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性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PISQ-12评分为(24.5±8.0)分,显著高于其治疗前的(19.7±8.2)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的(20.6±7.1)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26、P=0.037,t=7.422、P=0.042)。②生活质量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理健康总评(PCS)、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心理健康总评(MCS)分值分别为(88.0±13.4)分、(91.9±22.6)分、(98.4±22.6)分、(88.1±9.5)分、(90.8±21.7)分、(92.1±19.6)分、(91.6±18.5)分、(92.1±21.6)分、(91.2±27.4)分、(91.9±14.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P患者的(71.6±8.5)分、(76.9±9.5)分、(73.8±12.1)分、(69.4±8.6)分、(79.1±10.3)分、(76.8±10.4)分、(75.5±11.7)分、(78.6±9.5)分、(75.2±11.6)分、(80.1±7.3)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8.805、9.537、8.643、10.335、8.036、8.605、9.060、8.254、8.814、8.541,均为P<0.001)。③盆底肌力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盆底肌力为Ⅲ级+Ⅳ级+Ⅴ级所占比例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2,P=0.011)。④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4±2.1)分、(8.1±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2.3)分、(10.1±3.1)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0、P=0.041,t=5.352、P=0.039)。⑤POP程度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膀胱颈及宫颈外口距基线的距离分别为(0.71±0.62) cm、(1.5±0.8) cm,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0.14±0.74) cm、(1.1±0.6) cm;肛提肌裂孔面积为(18.2±2.8) cm2,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2.5±4.9) cm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5、P=0.039,t=3.073、P=0.046,t=3.770、P=0.043)。结论采用PFMT联合NMES治疗,可使POP患者性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力提高,POP严重程度下降,而且焦虑、抑郁情绪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股薄肌肌皮瓣在会阴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延展设计解剖基础。方法选择6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年龄为27~52岁,平均41.2岁,解剖观察双侧股深动脉及进入股薄肌的肌支走行,测量血管蒂长度。模拟完成股薄肌肌皮瓣切取手术,先按照标准方式进行转移,随后再通过长收肌下隧道进行转移,进行延展设计。分别测量2种转移方式下12块肌皮瓣远端到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尾)对2种转移方法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解剖发现6具尸体双侧股深动脉肌支全部走行于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12块股薄肌肌皮瓣平均穿支血管蒂长度为(7.84±0.71) cm。标准方式转移后股薄肌肌皮瓣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9.23±0.95) cm(6.9~10.5 cm),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11.45±2.27) cm(7.5~14.8 cm)。通过长收肌下隧道转移延展设计后,皮瓣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4.52±1.18) cm(2.7~ 6.5 cm),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8.92 ±1.82) cm,(4.8~11.7 cm)。与标准方法相比,股薄肌肌皮瓣通过长收肌下隧道转移后,血管蒂同侧转移增加长度(4.71±1.14) cm(3.5~7.3 cm),平均4.71 cm;对侧转移增加长度(2.53±0.89) cm(0.9~4.1 cm)。2种方法测量的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13.194,P<0.001;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9.057,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长收肌下隧道转移双侧增加的可修复距离长度平均为3.62 cm,能提供的额外增加距离为平均血管蒂长度的46.2%(3.62/7.84)。结论尸体解剖结果显示,对股薄肌肌皮瓣进行延展设计可以增加血管蒂长度,扩大了其修复会阴的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幼年特发性炎症性肌病(JIIM)患儿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及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与临床亚型的相关性,探讨MSAs在JIIM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JIIM患儿53例,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16项肌炎抗体(MSAs和MAAs)的阳性率,分析肌炎抗体与JIIM患儿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其中MSAs包括抗染色体-解旋酶-DNA结合蛋白(Mi-2)α抗体、抗Mi-2β抗体、抗转录中介因子(TIF)1-γ抗体、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抗核基质蛋白2(NXP2)抗体、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活化酶抗体、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和抗合成酶(ARS)抗体。结果53例JIIM患儿肌炎抗体(MSAs和MAAs)阳性率为69.8%(37/53例),MSAs阳性率为66.0%(35/53例),最常见MSAs为抗NXP2抗体(10例),其次为抗TIF1-γ抗体(9例)、抗MDA5抗体(7例)、抗ARS抗体(7例)。抗NXP2抗体阳性患儿以中度肌肉损害(7例)和中度皮肤损害(7例)为主,抗TIF1-γ抗体阳性患儿5例出现持续性皮疹,抗MDA5抗体阳性患儿有严重皮疹(2例)和肺间质病变(5例)。与抗NXP2抗体阴性患儿比较,抗NXP2抗体阳性患儿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升高,抗TIF1-γ抗体、抗MDA5抗体和抗ARS抗体阳性患儿的CK水平均明显降低,抗MDA5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NXP2抗体与皮疹(r=0.360,P=0.008)和吞咽困难(r=0.504,P<0.001)呈正相关。抗MDA5抗体(r=0.497,P<0.001)和抗ARS抗体(r=0.621,P<0.001)与肺间质病变呈正相关。抗TIF1-γ抗体(r=-0.542,P<0.001)和抗MDA5抗体(r=-0.446,P<0.001)与CK水平呈负相关。结论MSAs在JIIM患儿中阳性率较高,部分MSAs与JIIM特征性临床表型相关。MSAs可为JIIM患儿的临床亚类分型和疗效针对性评价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在临床表型和基因型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其诊断及治疗均面临诸多挑战。临床医师通过深入了解肌张力障碍各种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遵循个体化、精准化的诊治原则,联合应用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经颅磁刺激、外科手术、康复等治疗手段以谋求最佳疗效,有望达到减少不自主运动、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文中参照新近国际运动障碍病协会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分类及治疗建议,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和专家观点,对肌张力障碍临床诊治规范的实施及基因检测应用分享观点,希望对神经科医生针对肌张力障碍的诊治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瓣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肌皮瓣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瓣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瓣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肌的带蒂腹直肌皮瓣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