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蒙医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同时服用西药,实验组给予蒙医温针疗法,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僵硬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9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僵硬评分进行比较,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僵硬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为P<0.05。结论:蒙医温针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能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程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患病率,探讨CAN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1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CAN组及非CAN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秩和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罹患CAN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T2DM患者共1 975例,CAN组患者1 236例(62.6%),非CAN组患者739例(37.4%)。与非CAN组相比,CAN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使用二甲双胍剂量较大,二甲双胍使用时间较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较少,合并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患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AN组T2DM患者比较,CAN组患者出现头晕和站立不稳、乏力、餐后饱腹感、尿频、夜尿、尿急和上半身出汗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040,95%可信区间1.008~1.072,P=0.012)。结论北京地区T2DM患者CAN的患病率较高,常合并多种自主神经病变症状,增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迄今尚不统一,干预糖尿病前期能否带来微血管和大血管的长期获益也尚存争议。然而,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所产生的危害是明确的。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和IFG+IGT三类人群。目前对于IGT人群早期干预获益的证据比较充分,但缺乏单纯IFG人群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预防作用的证据。干预的方法应当首选以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那些生活方式干预难以依从,但有预防意愿、经济条件允许、且经医生判断能够从药物干预中获益的人群,可以考虑药物干预。识别糖尿病前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干预,预防或延缓该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甚或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制订本共识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预防糖尿病的观念,明确哪些人群应该重点干预,如何具体实施干预,从而为广大医生,特别是全科和基层医生,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痛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发病率。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疼痛科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40例,将其分为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less-DPN组)及有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ful-DPN组),对患者入院时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等一般情况,以及个人史和血糖、血脂化验结果进行调查,完成调查问卷表。结果三个民族就诊患者DPN的痛性症状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均<0.05),维吾尔族的发病率(42%)高于汉族(28.4%)和哈萨克族(16.7%);中学/中专组[OR(95% CI)=2.894(1.450~5.777)],小学及以下组[OR(95% CI)=2.865(1.087~7.550)];血糖定期监测组[OR(95% CI)=1.733(0.746~4.027)],偶尔监测组[OR(95% CI)=3.663(1.727~7.768)],不监测组[OR(95% CI)=5.011(0.842~29.832)];患病年限[OR(95% CI)=1.082(1.030~1.137)]和空腹血糖[OR(95% CI)=1.146(1.043~1.259)]为各民族人群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地区各民族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加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增强对DPN的了解与对自身血糖水平的管控意识,减少痛性症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CAG患者547例,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149例)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398例)。检测患者血肌酐及血清胃泌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3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别于治疗前、后复查并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析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维生素含量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治疗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叶酸(OR=0.412,95%CI为0.280~0.607,P<0.001)、维生素B12(OR=0.974,95%CI为0.968~0.979,P<0.001)和25羟基维生素D3(OR=0.759,95%CI为0.711~0.810,P<0.001)是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清叶酸(r=0.443,P=0.019)、维生素B12(r=0.482,P=0.028)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r=0.331,P=0.020)均呈正相关。患者在治疗后血清叶酸(F=5.013,P=0.028)、维生素B12(F=6.051,P=0.016)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F=5.630,P=0.020)均逐渐上升,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8.336,P=0.005)也逐渐上升。结论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D是CAG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糖尿病专科医联体是顺应我国医疗模式转变的产物,对于创立我国可复制的、综合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国外糖尿病专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规模、层级、职责、运行保障机制以及优势的探讨与国内糖尿病专科医联体建设现状进行比较,思考我国当前糖尿病专科医联体建设所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结合我国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专科医联体的方式与途径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糖尿病专科医联体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简介:摘要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我国糖尿病预防事业的重点对象。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早期临床干预对降低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专家共识对国内外关于糖尿病风险筛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作出界定,推荐因地制宜地通过无创糖尿病风险评分或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或脂联素检测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初筛,对风险评分≥25分或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或脂联素水平不达标的人群进一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糖代谢状态。推荐制定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将生活方式干预与健康教育贯穿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干预的全程。推荐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评估临床干预的效果,形成连续动态的糖尿病风险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