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辩诉交易是美国的一项诉讼制度,意为诉讼中的辩控双方的讨价还价。目前在我国不宜移植该项制度,理由是辩诉交易在我国缺少法律依据,忽略了司法公正,违背了国家权力分工及审判权专属先例原则。

  • 标签: 辩诉交易制度 司法公正 法律移植 中国 宪政 价值取向
  • 简介:医生为移植而摘取活人的器官,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根本理由是有供者的承诺.任何人不能为移植而摘取无承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器官,也不能以紧急避险为由,强行摘取不同意捐献器官者的器官,否则,就有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医生为移植而摘取尸体器官,一般不构成盗窃、侮辱尸体罪,但如果无死者生前的承诺,也未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又无其他法定的特殊事由,则是非法行为,应受民事或行政处罚.器官移植诱发了买卖人体器官、非法摘取人体器官以及进行人体试验等新型犯罪.我国应尽快立法,增设这些新的罪名及其处罚规定.

  • 标签: 器官移植 刑法 故意伤害罪 紧急避险 医生 立法建议
  • 简介:自传统社会,就出现了法律的跨文化和跨国家的传播和流动。在比较法学领域,研究者通常把这种法律的传播和流动称作法律移植。法律移植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等外部因素,而且涉及法律文化。本文拟探讨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的一般含义,重新思考中西古今法律文化的异同及其与法律移植的关系。

  • 标签: 法律移植 法律文化 中西 比较法学 一般含义 重新思考
  • 简介:法律的移植,往往表现为法律规则的移植,即移用条文化的规则。其实,徒法不足以自行,因为在规则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文化意涵和社会认同等社会心理支撑因素,这些因素才是规则彰显约束力的内在原因。如何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探寻或培植出规则得以扎根的社会文化心理土壤,这是通过法律移植来建构法治社会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展开深层次法意教化、培育公民规则意识、养成信守规则习惯,是建构法治社会的必要途径,但都离不开社会文化心理这一中介环节。而这一建构途径又分为外发型与内源型,即强权主导下的威慑与惩罚以及来自个体内心的信赖与认同。

  • 标签: 脱域机制 社会文化认同 公民意识 社会心理
  • 简介:移植先进国家的法律是落后国家改善和发展自己法律的一条便捷之路。但是,移植的方法若要在异国土壤产生实际效果却并不容易,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影响移植法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着重对外部因素:即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作了分析,并从法理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论证。

  • 标签: 法律移植 实际效果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 简介:文章从分析法律移植与中国法的国际化进程,法律移植与国家主权、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法的本土资源以及立法成本等关系入手,指出法律移植是世界法律发展的一个基本历史过程,是法律发展的规律之一.文章最后对法律移植与21世纪中国法的发展作了展望.

  • 标签: 法律移植 中国法 法律发展 立法成本 世界法 国家主权
  • 简介:编者提按: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不仅是实证法上,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自然法上以及伦理、道德和文化上的问题.然而,尽管许多问题远未解决,但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早已经是操作中的事情了.因为,生命的渴望、需求和救助乃是可以超越实证法并且居于自然法首要的根本原则,也是天下众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普遍法则.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有生命的人对无生命的人那种不言自明的绝对支配力量.在我国,由于目前仍然缺少有关的国家立法,加上传统文化对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内心排斥,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更是一个困扰非常,行之艰难的问题.事实上,如何规范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究竟有哪些不可逾越的限制,具体如何来操作,这不仅是法律技术上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能够直接反映特定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文明发展水平以及法治程度的观念和制度问题.此处文章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放眼于世界各国,对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了概括与阐释,较为清楚和全面地反映了此中所涉的文化、伦理和制度定位.窃以为于当今我国有关立法之制定及已然操作之的实践个案均有启发借鉴之意义.因以荐之.

  • 标签: 立法原则 人体器官移植 人体器官捐献 中国 《人体器官移植法案》
  • 简介:若要弄懂一种法律制度,不能单研究其条文规范,而要明白这个条文是如何组合到一起的,该制度是如何架构的,它的条文应当如何解释。同样,若要弄懂一种法律制度可能对其他法律制度产生的效应,一个人还应当意识到那些影响性因素远远超出个别条文之上。

  • 标签: 法典编纂 法律移植 苏联 法律制度 影响性 应当
  • 简介:<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对我国本土资源的充分利用,离不开对外国法治经验的大胆借鉴,尤其是不能丢掉我们传统中固有的、优秀的法文化财富。本文仅就亲属作证的规则为例,从宏观的比较、分析中,揭示我国立法中存在的偏差,以期引起学界和立法者的注意。作为制度的法律体系,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相同。我同意苏力先生的观点:有关法治的知识体系具有地方性。但也正因为如此,跨越时代、跨越国度的法律规定的趋同性才更显珍贵。比较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与现代西方国家的亲属作证特免权,不

  • 标签: 亲属作证特免权 作证义务 被告人 证言特免权 自然法 犯罪嫌疑
  • 简介:<正>爱丁堡大学民法教授阿兰·沃森在其《法律移植:比较法的方法》(LegalTransplants:AnApproachtoComparativeLaw,佛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一书中试图证实比较法是一门学科。沃森教授提出:"比较法是研究有关法律的本质,特别是有关法律发展的本质的学科。"其主要功能在于使人了解"决定法律发展进程的独特因素。"然而,研究十六世纪在鲁瑞斯坦(本文作者杜撰的国家)以特殊形式出现的独特的法律

  • 标签: 法律移植 比较法 民族主义 罗马法 苏格兰 法律制度
  • 简介:法治、现代化与民族复兴成为了中国社会建构的理想蓝图,通过法律移植的立法过程也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各种张力与困境,主要体现在事实与规则、建构与自生、生活世界与价值世界、地方主义与普适主义等范畴的紧张关系之中。在加入了全球化这一变量之后,这些张力与困境表现出更为复杂的面向,只有通过内部与外部两种不同的认同——伦理一政治认同与道德一权利认同,才有可能缓和甚至消除法律移植所带来的各种困境。

  • 标签: 法律移植 困境 现代性 全球化 中国语境
  • 简介:目前,我国以法院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司法改革正处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审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司法的现代化改革,将展露出其在理念与体制上所呈现的二元结构,且其间正在演绎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这恰恰促成了我国司法的现代化改革之总体进路正在发生回归传统的转向,即在继承与发展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司法的“人民性”,建构我国现代的和谐司法。

  • 标签: 司法改革 实证评析 回归传统 人民司法
  • 简介:在进行司法改革的今天,东西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碰撞,除了让中国明确差距以外,也敦促中国为制度的完善进行认真地思考与大胆地改革。就辩诉交易而言,中国应当跳出引进与否这一无聊的单纯争论,将目光聚集到如何发挥辩诉交易在司法活动中促进案件分流、提高诉讼效率、维护人权等方面的功用,进而实现法律制度的完善。在这点上,意大利所持的开放精神和谨慎态度值得中国借鉴。

  • 标签: 辩诉交易 法律移植 当事人主义 法律文化
  • 简介:自然正义作为英国普通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演绎出来的两大规则,即“任何人都不得在自己的案件中充当法官”和“任何人为自己的辩护应当被公平听取”,构成了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内容,成为美国宪法的一个重要条款。正当法律程序在行政法领域中催生了行政程序法;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理念,就难以有行政程序法。即使有了行政程序法,其实效也可能不会太好。我国在制定行政程序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自然正义”法律思想的移植,引导并逐步推进“正当法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 标签: 行政程序 正当性 自然正义
  • 简介:最原始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于欧洲大陆国家,是与欧洲中世纪的司法擅断密切相关的。当我们进一步探究中世纪的司法擅断时,我们会发现这是西欧大陆封建制的必然产物,毫无制约的权力与武力镇压是其特色,所以罪刑法定原则是制约封建制下的各个封建领主绝对司法权的产物,其本质在于监督。而中国古代的帝制确保了对下级官吏包括审理案件的官员的监督,在这种政治体制下,面临的问题是对皇权的监督,而比附援引正是对皇权进行监督的措施。

  • 标签: 中世纪司法擅断 封建制 帝制 比附援引 春秋决狱
  • 简介: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法律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法律发展演进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法律后进国家在移植发达国家法律时,不可能不同时进行法的本土化工作。中国近代在移植法律的同时,也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了法律的本土化:保存一些传统的法律理念、制度和原则;改造传统法律并与西方法律相融合;用西方的法治理念和原则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并将其纳入法律规范之中。

  • 标签: 法的国际化 法的本土化 中国近代 法律移植
  • 简介:走进亚洲惟一一家有关"性"与"性别"的整形美容外科治疗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性别重塑中心,想见到中心的陈焕然博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他几乎一整天都会呆在手术台上塑造被他称之为"作品"或者"宝贝"的变性人.中心成立的消息传出后,每天都会有人到中心来咨询,热线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记者刚一见到他,他便劈头扔过来一句话:"你这张脸整体上感觉还行,就是鼻梁太低了,要修一下会更漂亮."

  • 标签: 陈焕然 变性手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性别重塑中心 医生
  • 简介:"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1905)颁布于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1年1月25日)的《大清新刑律》是沈家本所主持的清末法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部法典打破了中国历代所采用的诸法合体的法典编纂形式,采用了近代西方国家刑法典的体例,引入了"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等一些近代西方先进国家普遍施行的刑法原则,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刑法近代化开端之标志。

  • 标签: 《大清新刑律》 中国刑法 近代西方 日本刑法 术语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