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的概述。作者将中国的非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感受非洲(1900-1949)、支持非洲(1950—1965)、了解非洲(1966-1977)、研究非洲(1978年至今),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中国非洲研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颇有成就。非洲研究正逐步由政治取向转为学术取向,研究领域由窄到宽,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的非洲研究也存在缺陷,如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少有国别或个案研究,与国外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很少以外文出版。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将大大推动非洲研究。
简介:国际战略研究的路径与范式问题看似十分学理而抽象,其实具体而言就是这一问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而采用何种范式或通过何种路径对国际战略问题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则因研究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与政策研究咨询者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初衷,主要在于为其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宏观性与基础性的理论指导。他们更看重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的实用及适用价值。然而,对单纯的学术圈而言,国际战略研究则需要在诸多国际问题与政策表象之下寻求建立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理念或模型结构。由此看来,决策圈对国际战略研究似乎比学术界更易受政策的导向,而学术界则应更加强调理论导向。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中的政策导向与理论导向分野并不十分明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
简介: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年)以创作政治讽喻小说闻名于世,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虽然去世多年,但无论在社会科学界还是文学批评领域,他的创作思想与政治立场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至今余热不减,而且对他的评价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由于奥威尔的作品紧扣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现实,同时对他的解读与阐释又始终受到外部政治气候的很大影响,所以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社会近几十年来在意识形态和文学批评上的演变轨迹,更好地把握从冷战至当下的时代特征。一就其生前而言,奥威尔的早期作品无论在批评家还是在读者当中,都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例如被誉为“奥威尔画廊中最精美自画像”①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1938),在英国出版后销量少得可怜,而在美国居然没有出版商愿意将其付梓。直到《动物农庄》(1945)的巨大成功,他才声名鹊起,而《一九八四》(1949)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但此时对奥威尔的研究多是见于报纸杂志的书评,系统性的分析尚不多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50年代中期。在冷战时期,诸多西方批评家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给奥威尔贴上了“反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