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9年我国海域共完成地震测线22,000km,钻探各类探井29口,其中预探井16口,评价井13口。预探井中,自营探井7口(包括和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合资钻探的黄岩7-1-1井),对外合作探井9口。预探井钻探结果发现7个含油气构造,成功率为47%。其中5个含油气构造是自营预探井发现的,成功率为71%。上述7个含油气构造中4个具有重要意义。一、涠10-2潜山披覆构造石炭系灰岩获高产油气流,突破了涠西南凹陷Ⅰ号大断裂以北潜山带的找油关;在长流组钻遇厚油层,开辟了北部湾盆地找油的新领域涠10-2潜山构造高点附近钻探的涠10-2-1井于1487.5m进入石炭系灰岩,共钻遇灰岩厚
简介: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硕酸盐岩储层孔隙充填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证实,储层孔隙演化和油气运移、聚集的各个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而孔隙充填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孔隙形成环境和发育阶段以及油气生成和运聚的直接标志。通过不同产状(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可确定储层孔隙的成因,并恢复储层孔隙演化历史及其与油气生成和运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发育经历了准同生期、成岩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等七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中期深部深蚀孔洞缝和再埋藏晚期的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储层的聚烃期油气储集空间。油气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三叠纪早期(即再埋藏中期),而油气大量运聚则发生在三叠纪中-晚期和侏罗纪(再埋藏中晚期)。区内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印支-燕山斯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简介:《中国海上油气(地质)》编委会1992年度会议,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召开。编委会副主任龚再升同志主持会议。来自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的曾鼎乾、王善书、杨川恒、焦多奎等16位编委出席了会议。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外的刘光鼎、冯志强、蔡乾忠、刘雨芬等编委来信或来电说明因故不能赴会,并对会议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