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以安庆沿江农田不同退耕还湖方式——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和湿地自然恢复区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的水田和旱地土壤作为参照,研究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退耕还湖18a(1991~2009年)后,在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深度为0~30cm)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减小;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亚表层土壤(深度为15~30cm)脲酶活性和表层土壤(深度为0~15cm)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退耕还湖18a后,进行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的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减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而其亚表层土壤蔗糖酶、表层土壤磷酸酶、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已退耕还湖的湿地和参照农田土壤。退耕还湖后,湿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历史利用方式影响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湿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变化是导致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退耕还湖 湿地土壤 微生物碳 土壤酶活性 安庆
  • 简介: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自然资源法规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行“两统一”部门职责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部立法工作程序规定》(简称《规定》)作为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制定的首部部门规章.将是今后自然资源部立法的重要遵循和依据,就其重要意义和作用,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作了解读.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立法工作 程序规定 法规 解读 负责人
  • 简介:自然资办函[2018]7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部机关有关司局、部属有关单位:今年8月29日是第15个全国测绘宣传日。我部将组织开展全国测绘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

  • 标签: 宣传周活动 自然资源部 测绘法 版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