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确诊为心脏骤停的10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心肺复苏术疗效等方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抢救成功的患者有57例,接受心肺复苏术5分钟内有14例患者成功复苏(占14%),在5—10分钟成功复苏的有30例患者(占30%),超过10分钟成功复苏的有13例患者(占13%),1小时内有效率57%。相对于心肺复苏术前而言,心肺复苏术后10分钟,对患者血气指标进行分析,改善的较为明显,存在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血气指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抢救猝死患者时使用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急诊科近3年期间救治猝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复苏抢救,对照组应用徒手心肺复苏进行复苏抢救。2组均使用抢救药物、有创呼吸机及电除颤仪等抢救措施。监测心电监护、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我院门急诊院内3年期间累计救治猝死患者50例,有复苏47例,院内复苏3例。就抢救成功率而言,院内复苏高于复苏。分组情况如下:实验组心肺复苏机25例,对照组徒手心肺复苏25例。比较2组猝死患者的抢救 成功率。结论:抢救猝死患者过程中,应用心肺复苏机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 标签: 猝死 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机 血气分析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猝死的病因、抢救措施及其预防。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接诊的25例猝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5例猝死患者中 , 死亡 19例 , 占76%;有效 16例 , 占 12.5%; 成功 2例 , 占 8%。结论 即刻现场有效、规范的心肺复苏抢救生命成功的关键,加强高原疾病的预防,是减少在藏人员猝死的是重要手段。

  • 标签: 猝死 病因分析 心肺复苏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策略。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抢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结果: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操作不当、制度执行与业务能力缺失、风险评估不足、沟通不当等等。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风险因素诸多,要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因素的成因做出分析,在临床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 标签: 急危重症 院前抢救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患者诊治中应用急救创伤评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救患者13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9例与试验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试验组采取急救创伤评分方法急救,对比两组急救满意度、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7.10%、78.26%,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中应用急救创伤评分法,可减少患者死亡,提高预后,促进急救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诊治效果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启动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探讨ECPR的干预时机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4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行ECPR的29例患者。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为生存组(n=13)及死亡组(n=16),分析两组常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到体外膜肺氧合运转的时间)、ECPR初始心律、院外及院内心搏骤停的构成比、外转运病例构成比。按CCPR时间分为≤45 min组、45~60 min组及>60 min组分别比较其出院存活率及持续自主循环恢复(sustaine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按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发生地点分为本科室亚组和其他科室亚组,比较其存活率。结果29例患者总体生存率44.8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平均辅助时长114(33.5,142.5) h,CCPR平均时长60(44.5,80) min。生存组ECMO辅助时间(140.15±44.80)h较死亡组长(P=0.001),生存组CCPR时间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0)。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组生存率更高(P=0.010)。OHCA较IHCA患者病死率高(P=0.020)。外转运病例病死率高于本院病例(P=0.025)。CCPR时间≤45min、45~60 min、>60 min三组患者出院生存率依次递减(P=0.001),ROSC率依次递减(P=0.001)。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CA发生地点在本科室(急诊医学科)组与其他科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ECPR出院存活率高于国内外报道的CCPR存活率,ECPR对难治性心搏骤停是有效的。ECPR的预后跟CCPR时间、CA初始心律、CA发生地点明显相关,提高ECPR存活率需加强宣教及团队建设。

  • 标签: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常规心肺复苏时间 院内心搏骤停 院外心搏骤停 可除颤心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儿童医院等三所医院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受训学员的考核成绩,查找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同质化培训效果。方法将在2020年8月27日至9月27日参与三所医院心肺复苏标准化教学的学员和授课教师纳入研究。授课过程遵循国际统一标准的基础生命支持实施人员课程计划。通过笔试、单人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技能考核成绩、团队CPR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影响考核结果的因素。结果三所儿童医院的25名教师授课27次,完成培训及考核154人。其中,144人通过笔试,占比93.5%;130人一次性通过单人CPR+AED技能考试,占比84.4%。三地学员的笔试和技能考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员的职称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会影响技能考试结果。学员身份、岗位、职称存在地区差异,但对团队CPR的学习需求相同,比例为44.8%,高于单项技能。94.8%的学员认为"闭环式沟通"是团队CPR中的重要能力,培训后74.7%的学员认为该项有提高。结论现阶段利用双讲师制、教考分离措施确保了CPR的标准化教学;通过规范的量化考核,严把学员出口关,达成了同质化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团队协作CPR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基于学员自评的调查结果,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升高效团队协作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标准化教学 同质化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南山区公众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月至12月通过问卷方法对宁南山区775名公众开展CPR有关急救知识调查,观察采取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开展CPR培训前后公众的CPR知识知晓率、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操作考核合格率情况。结果培训后,公众在熟知急救电话、意识判断方法、呼吸停止判断方法、人工呼吸实施方法、CPR有效指征以及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方面的CPR知识评分、操作考核评分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较培训明显提升〔急救电话(分):82.68±8.54比60.25±10.38,意识判断方法(分):79.46±10.82比58.35±9.26,呼吸停止判断方法(分):80.85±9.64比59.26±11.45,人工呼吸实施方法(分):81.54±9.48比56.47±10.5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分):80.35±10.48比59.56±9.85,CPR有效指征(分):81.02±9.45比58.21±8.69,操作考核评分(分):60.25±10.45比50.38± 9.68,操作考核合格率:60.39%(468/775)比12.13%(94/775),均P<0.05〕。结论采用PTC模式有助于公众CPR培训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初级创伤救治: 培训 宁南山区 公众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产房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delivery room,DR-CPR)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近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并筛选所有需要DR-CPR的VLBWI/ELBWI近远期结局的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10月2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Egger's检验,并绘制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均为英文文献,共79 099例VLBWI/ELBWI,需DR-CPR组5 661例,不需DR-CPR组73 4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需DR-CPR组相比,需DR-CPR组死亡(RR=2.30,95%CI 1.89~2.82,P<0.05)、3~4级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RR=1.92,95%CI 1.56~2.36,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R=1.18,95%CI 1.04~1.33,P<0.05)、神经发育损害(RR=1.25,95%CI 1.14~1.38,P<0.05)的发生率增加;两组2期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RR=1.31,95%CI 0.96~1.79,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ELBWI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结论需要DR-CPR的VLBWI/ELBWI死亡、3/4级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神经发育损害的风险更高。

  • 标签: 心肺复苏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0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肺复苏后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传统护理加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3.42±3.19)、SDS评分(26.48±3.84)都优于对照组SAS评分(34.52±3.16)和SDS评分(35.16±3.41)(P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CPR)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8年3~10月参加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CPR知识技能培训的某市某区居民297人进行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一般资料,对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对亲友或陌生人行CPR施救以及不同背景下居民不愿实施CPR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试卷297份,其中292份为有效试卷,有效率为98.32%。234名(80.14%)居民愿意对亲友实施CPR,有61名(20.89%)愿意对陌生人进行实施CPR;接受过相关培训、经历过急救现场以及认为实行CPR救治有效者愿意对亲友实施CPR;接受过相关培训、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过急救现场以及认为实行CPR救治有效者愿意对陌生人实施C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担心能力不够、负法律责任、未学习急救措施是影响居民实施CPR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学习CPR施救技能,居民意愿较高,但在遭遇突发情况时能够实施以及普及的概率较小,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针对居民不愿实施CPR的原因制定相关法规,并加强对居民CPR实用性的宣传。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该类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收住本院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心肺复苏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引起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ECPR患者60例,其中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16(26.7%)例,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44(73.3%)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病死率(14/16,87.5%)较院内(25/44,56.89%)患者高(P<0.05),死亡组患者复苏至上机完成的时间(105.4±105.1)min较存活组(53.0±28.5)min更长(P<0.05),相比较于与存活组,死亡组的患者ECPR肌钙蛋白和谷草转氨酶更高,pH和血乳酸更低(P<0.05)。6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 d,院外心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上机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ECPR实施管理过程中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院外心搏骤停,ECMO上机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从心肺复苏至ECMO转流时间较长,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

  • 标签: 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心搏骤停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接受了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接受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康复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80例心肺复苏患者,按照其所接受护理干预手段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90例,将接受常规护理的90例患者全部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的90例患者自动归类至观察组,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及康复效果。结果 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及康复效果得知:对照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心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及观察组,其康复效果不及观察组(p<0.05),上述两项数据的比较在临床上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上,为了加快患者的康复,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须实施急诊护理干预,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心肺复苏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急诊护理组,每组19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急诊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PaO2、pCO2与情绪、神经功能恢复的负相关。结果:急诊护理组氧分压高于普通护理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普通护理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急诊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4例)。对照组进行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及生命体征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插管成功率及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通气方式 急诊 心肺复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与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接诊的心脏骤停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观察组接受急救治疗和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急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心跳时间和急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