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狂犬疫苗“2-1-1”接种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新的接种方法积极推进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本社区2011年10月-2013年12月148例被被狗、猫、鼠等动物咬、抓伤人群进行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74例,实施“2-1-1”接种程序;对照组74例实施传统的“五针次法”接种程序。在接种程序中10d和接种程序结束后15d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进行统计比较,并进一步观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患者10d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76%、12.16%;接种程序完成后15d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0%、85.14%。抗体转阳率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结论“2-1-1”狂犬疫苗接种程序完全符合药物动力学原理,它能迅速提高机体内血药浓度,并在短期内产生抗体,同时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更加方便患者。但疫苗的接种效果与患者各机体个体差异存在一定的联系,全程接种15d后应加强抗体水平的检测,如抗体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及加强接种。
简介:医疗人员资质是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评审核心项目,也是多评委联合检查的重点内容.虽然我国在拟定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医疗人员资质管理前期,以及政策贯彻执行的人员资质管理中期,都已做到很好,但距离JCI标准中医疗人员资质全院互知、即时可查询的要求仍有不足,存在授权后资质项目不清、管理较分散、资质授予后缺少即时查询等问题,成为限制医疗人员资质管理发展的短板.为弥补医疗人员资质后期管理的不足,突破医疗人员资质管理瓶颈,医院在梳理从业医疗人员资质、重建授权机制后,创建医疗人员资质管理系统,实现资质的实时查询,实现医疗人员资质的科学管理.
简介:社区矫正是刑罚社会化的产物,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其被有效执行是发挥制度价值的基础,而科学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是执行的关键所在.在社区矫正法制化、专业化的发展中,规范矫正程序是有效实施矫正的重要保障.这一程序包括社区矫正工作者收集、分析社区矫正人员有关资料,在对其进行初步诊断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综合运用行为监督、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等手段,促进其实现再社会化目标.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评估和反馈等环节,检验矫正效果,进而总结矫正经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制定宏观发展规划,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研制科学的操作程序与评价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矫正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