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8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8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85枚球扩式肾动脉支架,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血压较术前呈逐渐下降趋势,服用降压药数减少,肾功能-血肌酐稳定.85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1.3±18.4)个月.随访期间发现肾动脉再狭窄8例(9.4%),均为无症状性狭窄.无责任血管相关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能解除血管狭窄,可有效改善血压,防止肾功能恶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2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发热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并发症以及直接医疗费用的统计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情况。结果显微镜组手术时间(244.42±57.47)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74.67±58.34)min(P<0.05),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发热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直接医疗费(11971.88±416.04)元低于显微镜组(13876.15±395.47)元(P<0.05)。结论腹腔镜比显微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直接医疗费用低,临床疗效基本一致。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患者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OVF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PVP/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OVF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6月3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9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唑来膦酸组患者术后6月[SMD=0.62,95%CI(0.06,1.18),P=0.03]及12月[SMD=1.32,95%CI(0.62,2.02),P=0.0002]骨密度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27,95%CI(0.16,0.47),P〈0.00001]。术后3周[SMD-1.03,95%CI(-1.42,-0.63),P〈0.00001]、1月[SMD=-1.57,95%CI(-2.30,-0.83),P〈0.00001]、3月[SMD=-1.53,95%CI(-2.20,-0.86),P〈0.00001]、6月[SMD=-2.59,95%CI(-3.42,-1.76),P〈0.00001]、12月[SMD=-2.69,95%CI(-4.21,-1.18),P=0.0005]的VAS评分和术后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MD-1.61,95%CI(-2.42,-0.81),P〈0.0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前证据表明,PVP/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能进一步缓解腰背疼痛,显著增加骨量,改善骨密度,降低术后再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受纳入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方法从我院住院患者选取13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尿液干化学分析,65例)和对照组(显微镜常规尿检验,65例),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后化工细胞异常率和细菌异常率分别为26.2%、15.4%,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3%、12.3%,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验尿液临床上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同显微镜常规尿检验方法相比细菌异常检出率和红细胞异常检出率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能获得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128例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有手术指征的12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MRI检查后,均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C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且治疗后7d、1月、3月的颅内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创伤小,后遗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睑成形术的术式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门诊12654例美容手术中5173例重睑成形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通过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术式,以了解不同术式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5173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发现不同的人群虽可以给予不同术式的选择,但仍以切开重睑成形术效果最佳。结论切开重睑成形术效果最确切可靠、持久,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OVCF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n=41)和全麻组(n=41),局麻组患者在局麻下行PKP手术,全麻组患者在全麻下行PKP手术,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后凸角度、VAS主观满意度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全麻组脊柱后凸及椎体高度改善均显著优于局麻组(P<0.05);全麻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局麻组(P<0.05);全麻组神经并发症较局麻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麻下行PKP术与局麻下相比,前者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且术后康复时间、手术时间延长,但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椎体复位效果,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术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简介:摘要目的为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所有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患者实施研究,运用抽签的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为保守组患者运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手术组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结论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到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改善功能障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