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561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产妇368例,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1例分娩的产妇中剖宫产术368例,占65.8%,其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为10.6%;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发生率、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6±2.23)kg/m2、46.15%、12.82%、(4.2±1.0)次、(86.52±8.98)min、(350±12)ml,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的(21.52±1.59)kg/m2、13.68%、12.16%、(2.1±1.2)次、(50.03±4.21)min和(250±20)ml(P<0.05或P<0.01),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2.33±10.18)g/L,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的(109.66±11.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BMI、是否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检查次数、血红蛋白的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中出血量 羊水污染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感染中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38例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15年1月-12月的210例患者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对比组),2016年1月-12月的228例患者实施规范护理干预(探究组),对比分析两组ICU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的ICU感染发生率为0.87%,显著低于对比组的3.8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ICU治疗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方法取我院ICU患者100例,随机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评估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重点区域工作的 19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 ,实施为期 1年的干预 ,包括多样化的培训考核 ,规范各项监测登记 ,制定工作标准 ,组织医院感染例会等措施 ,收集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和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 ,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和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多样化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干预 ,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 ,提升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工作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方法 对引起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管理的影响展开全面调研。结果 院内医务人员认识欠充分、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滥用是影响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为提高院内感染水平,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完善护理管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 标签: 护理工作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经验,为以后类似疫情开展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笔者作为本院发热病房第一批医护人员,通过回顾性分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亲身经历,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支持治疗和积极护理,确诊患者大部分症状好转,出院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结论:针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积极对症支持治疗,严格的相关培训、消毒隔离措施和职业防护、积极全面的护理,可以帮助我们在控制院内感染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创面护理感染措施。研究纳入了108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包括创面清洁、消毒和敷料更换等,以及严格的感染措施,如手卫生、消毒措施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规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果显示,创面护理感染措施能有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康复率。关键词:外科手术患者、创面护理感染、创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超过三类情况下,同时发生耐药的细菌,即可称之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正常医疗活动开展,而且还会增加其身心痛苦,使其住院时间增多,情况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现状与护理进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护理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64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人员,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及PDCA模式,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08月-2022年08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掌握水平高;成效显著,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可提高感染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成效。

  • 标签: 感染防控护理 防控护理 PDCA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外科术后感染策略的临床效果评价。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表明,外科术后感染策略主要包括手卫生、手术室环境净化、使用抗生素、患者预防措施等方面。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临床评价结果表明,适当的感染策略能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然而,策略的有效性与执行情况密切相关,需要医护人员的全面参与和正确实施。综上所述,外科术后感染策略对于降低感染风险和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科术后,感染防控策略,临床效果评价,手卫生,抗生素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感染策略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感染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前和术中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0.5±2.3)天,较对照组的(14.2±3.1)天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术前和术中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感染策略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感染防控策略 效果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昏迷患者在气道管理与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实验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昏迷患者200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气道管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加强气道管理与感染。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消化道评分、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消化道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且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昏迷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气道管理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为后续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脑卒中 昏迷 气道管理 感染防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救治的场所,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且常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因此感染的风险较高。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加强重症医学科护理中的感染措施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章对重症医学科护理感染措施的优化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重症医学科护理 感染防控措施 优化 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联合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疫情期间,遴选我院院感科、ICU感染科、护理部中院感经验丰富、综合素养超群的医务工作者组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共 9人,负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合感染控管理工作。 结果:疫情期间我院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无院内患者交叉感染。 结论:在面对重大突发新冠疫情的严峻时期,联合感染模式的积极应用,可起到最大程度的规避或降低院内感染率的作用,于疫情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联合感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