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复明的主要方法,分为治疗性角膜移植手术和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关键在于制备规则的供体角膜材料和植床、良好的缝合技术以减少术源性角膜散光等。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使用环钻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精细度不足,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相比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手术(FLAK)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更加精细,从而可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效果。FLAK涉及到屈光手术医师与角膜移植手术医师协作,具有不同于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的特殊手术程序。为推动我国临床规范开展FLAK,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针对FLAK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步骤、并发症处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等提出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简介: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后早期胸腹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1月12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后早期发生胸腹腔出血病人的资料,分析出血原因、早期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病人的转归,探讨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对策.结果:12例中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早期腹腔手术创面的渗血,其次为肝动脉溶栓后引起的腹腔出血,出血量均较大.12例病人中6例接受了二次开腹止血手术,5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病人中4例死亡,其中3例死亡原因与肾功能衰竭直接有关.结论:原位肝移植手术后早期胸腹腔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二次开腹止血要果断、准确、积极,输血和使用止、凝血药物时,应注意肾脏功能的保护.
简介:目的:建立接近于人的猪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动物模型。方法环江香猪12只作为供体,巴马香猪12只作为受体,左侧第4肋间开胸,完成左肺原位移植。术后1、2、4、6、12h开胸测左、右肺动脉的压力,同时取左、右肺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取左、右肺组织,观察含水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动物术后均存活,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供肺静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下降和肺动脉压(PAP)上升,与受体正常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肺组织出现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肺泡壁增厚明显,部分肺泡腔完全闭塞,部分肺组织实变等变化,与受体肺组织比较,含水量增加显著(P<0.05)。结论为研究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排斥反应研究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左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左肺移植治疗的4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不应用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实验组应用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PT、APTT以及凝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相比对照组更加良好(P<0.05)。结论左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无抗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改善凝血时间,显著提升了手术的成功概率,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20 例肝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首次排便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 P < 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 P < 0.05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 P < 0.05 )。结论 对肝移植手术患者在手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H型皮瓣移植手术。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1例,对该患者采取H型皮瓣移植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手部的感觉功能情况。结果手部的感觉功能对比方面,治疗前患者手部的感觉功能显著优于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应用H型皮瓣移植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感觉功能,提高成活率。同时术后皮瓣质量较好,是治疗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较理想的皮瓣之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肝移植手术由于患者合并症多、手术操作复杂,常发生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能实时连续监测心血管结构与功能,鉴别相应的病因,优化麻醉管理,评估移植肝的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被推荐用于高危的肝移植手术。由于肝病患者的特殊性,对TEE安全性的担忧仍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国内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文章结合相关指南和临床研究阐述了TEE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适应证、禁忌证和安全性,总结了风险评估要点和筛选流程,并对术中各个时期常见的TEE发现、常用切面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概括。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与术中旁路移植血管血流模式状态的关系,探讨FFR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8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2~77岁,平均(58±12)岁。术前评估左前降支动脉的FFR值,根据术前FFR值将患者分为重度缺血组(FFR<0.75)、临界组(0.75≤FFR<0.80)和轻度缺血组(FFR≥0.80)。术中使用瞬时流量测定仪评估胸廓内动脉至左前降支动脉的旁路移植血管血流状态。结果重度缺血组、临界组和轻度缺血组患者的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分别为(21.24±5.71)ml/min、(18.25±7.72)ml/min和(16.47±7.83)ml/min,搏动指数分别为2.58±0.96、3.14±1.19和3.53±1.34,舒张期充盈比例分别为0.63±0.10、0.55±0.11和0.53±0.11,出现收缩期逆流患者分别为2例(3.6%)、3例(18.8%)、3例(20.0%)。三组间的移植血管流量(P=0.027)、搏动指数(P=0.007)、舒张期充盈比例(P=0.001)和出现收缩期逆流患者比例(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旁路移植血管流量增加,搏动指数减少,舒张期充盈比例有所上升,收缩期逆流的患者比例有减少趋势。对于轻中度功能性冠状动脉狭窄(FFR≥0.75)的患者,近中期及血管闭塞机会可能增加;对于重度狭窄(FFR<0.75)患者而言,能获得较满意流量参数及可能的较好临床效果。
简介:在美国爱迪生焊接研究所(EWl)正在研发一项焊接技术,可将Nitinol(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焊于不锈钢上,以期用于医学装置。这项技术有助于克服一些已知的难题,如在Nitinol不锈钢熔接焊缝上生成性脆的金属间化合物相等。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并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支持治疗的患者,总结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并采用ECMO支持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围手术期ECMO应用情况,统计ECMO支持时间,合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Student's test,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法。结果所有ECMO支持模式均为静脉-动脉ECMO模式(V-A ECMO)。有8例受者成功使用ECMO过渡到心脏移植。使用ECMO的心脏移植受者中61例(89.7%)成功脱离ECMO机械辅助,48例(70.5%)存活出院。出血、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心脏移植ECMO循环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在手术室早期建立ECMO辅助循环的心脏移植受者脱机率和存活率分别为95.6%和84.4%,而在ICU床旁建立ECMO的受者脱机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2.2%和27.8%,早期使用ECMO结果更好。结论ECMO机械辅助循环能对心脏移植受者提供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支持,使得受者平稳渡过移植手术围术期。提倡早期、同期联合应用IABP增加重要器官的灌注,改善受者的预后,获得良好的转归。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护理干预在人工生物角膜板层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眼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4例行人工生物角膜移植术治疗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治疗同时辅助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移植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例病人角膜植片均存活,呈轻度透明状,术后3个月病人的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无排斥反应,矫正视力为0.06~0.5。结论人工生物角膜移植术治疗同时辅助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角膜植片存活率,避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改善病人的视力,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