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外固定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4例。结果48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6-12W,平均8W。6例固定失效,骨折移位,更换为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54例中针道感染18例,出现固定针不同程度松动,其中6例二次手术,其余12例骨折愈合后拆除固定针,感染控制。所有患者无延迟愈合、骨不连,无旋转畸形及下肢短缩或过度生长,髋膝关节的功能良好。结论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促进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针道感染,固定松动失效等风险,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并发症。

  • 标签: 股骨骨折 儿童 外固定架
  • 简介:介绍了超声波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阐述了超声波探伤在铜铸件检测时最佳探伤条件的选择。通过对各种超声波探伤工艺、探伤方法以及不同结构的超声波探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对粗晶厚壁铜铸件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应选择低频率、高阻尼探头来实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铜铸件 超声波检测 粗晶 壁厚 探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硬膜外麻醉失败率、提高麻醉效果的硬膜外导管置管方法。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腹及下肢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正向头端置入组(A组),侧下置入组(B组)(每组100例),两组病人置管成功后,均给予相同的试验剂量和追加药量,对比观察追加用药30分钟后的阻滞效果。结果A组95%的患者阻滞完善,明显高于B组(83%,P<0.01),B组单侧阻滞的发生率(12%)明显高于A组(1%,P<0.01)。结论在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的过程中确保导管的弧度、穿刺针的斜口与椎管的长轴保持在平行一致的方向,是提高硬膜外麻醉效果、减少单侧阻滞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导管置入 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影像诊断,以提高诊断确诊率。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采用X线检查方法进行检查,乙组采用MRI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两组检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甲、乙两种方法对于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进行诊断,疾病检出率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和MRI检查方法对于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进行影像诊断时一种有效诊断方法,但其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所以还要根据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后才能对病情进行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导管内瘤变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导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行子宫动脉海藻酸钠注射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至24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子宫体积变化、贫血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月经恢复和临床疼痛改善状况。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导管栓塞术,其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为97.67%;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35%~55%,子宫体积缩小40%~50%;月经恢复正常患者41例,比例为95.35%;患者贫血症状和临床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导管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的优势,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 栓塞 子宫肌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危病重静脉输液穿刺针的最好选择。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11月入住我科的重症脑卒中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甲组24例和乙组44例。甲组采用PICC导管,乙组采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渗漏发生率、套管平均留置天数。结果静脉炎的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的危、重病人静脉输液穿刺针应选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治疗及抢救的及时、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输液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针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进行,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减少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根据分析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腹膜透析患者通过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的几率。结论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腹膜透析导管出口的护理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导管 出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2年7月间在我院ICU及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治疗中导管堵塞的患者40例,了解堵塞原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部分阻塞者24例(60.00%),完全阻塞者16例(40.00%)。疾病特殊性、药物的性质、导管的类型、患者因素及护士因素等均是导管堵塞的参与因素。结论针对导管堵塞原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确保导管畅通。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影像学、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无粘液分泌的息肉状/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可见管状乳头状结构、背靠背小管呈腺泡样形态,核中—重度异型;粉刺癌样坏死、极个别导管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免疫组化CK7、CK19(+),MUC5AC、MUC2、Syn、CgA(—),KI67阳性率25%,PAS染色阴性。结论ITPN是一类有别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胰腺导管内病变,确定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胰腺导管 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总结22例患儿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22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治疗前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本组22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强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透析中心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导管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流量、静脉压、尿素清除率(Kt/V)以及感染、出血、血栓、动静脉反接等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反接发生率9.1%较对照组40.9%明显下降,静脉压92.18±18.72mmHg与对照组70.4±17.78mmHg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4.5%较对照组31.8%明显下降;同时干预组患者发生导管栓塞、血流量不佳的比例降低,静脉压、Kt/V等透析充分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 标签: 带涤纶套透析导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导管,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操作快速、简便、创伤小,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掌握正确操作技术,合理用药,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能够为需要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充分发挥PICC置管的优点。

  • 标签: 外周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神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乃至全球著名的生物宝库。它的雄山秀水、奇花异草、珍禽猛兽,特别是生长在那里为世人罕见的野人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 标签: 神农架 野人 感受 自然资源 吸引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78例(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另选择同期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参数丢失、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关节面、桡骨远端、掌倾角和尺偏角平均丢失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优良率分别为91.0%和72.0%(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8.9%和12.0(P>0.05)。结论外固定治疗能显著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预后水平,复位良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架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0例进行外固定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4例患者>90分,10例患者70~90分,5例患者60~70分,优良率为95%。结论外固定结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外固定架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