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压草护苗等优势,对保障中国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受干旱少雨、无霜期短等因素的影响,是中国作物覆膜最普遍、覆膜面积和地膜使用量最大的省区。2019年,全区农作物覆膜面积为354.80公顷,地膜使用量高达24.27万吨。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回收,地膜污染形势极为严峻。农业农村厅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长期跟踪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农田地膜平均残留量在200千克/公顷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地膜残留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危害已初步显露。为治理农田地膜污染问题,开展了地膜回收补贴和废旧地膜资源化再利用试点工作,加大了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制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治理和监管成本高、专项治理资金不足、农户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原因,地膜回收率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当季地膜回收率仅为76.04%。因此,探究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破解当前政府监管成本高、效果差与农户地膜回收积极性低的困境。本文主要分析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的思考。
简介:用21个分布在谷子9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对120份来自于核心种质的谷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21个标记共检查出305个等位变异,各标记检测出的等位变异数在3~26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变异数为14.5个;21个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809。基于21个SSR标记的分子鉴定,计算了120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8393~0.9672,平均值为0.8906。根据计算的遗传距离,对120份谷子材料进行UPGMA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8865处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分类结果与这些谷子来源地生态类型总体上表现一致,分别为西北内陆类群、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类群、华北平原类群以及华北平原近年育成种类群。
简介:对用红麻全秆试制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纸基麻地膜进行了研究.在红麻全秆KP的卡伯值17.33、粘度982.1mL/g、打浆度52~58°SR、PAE用量1.5%、CMC用量0.1%、水溶性PVA用量1.0%、丙纶用量5.0%的情况下抄取手抄片,在120℃下熟化30min后,干裂断长7.26km、湿裂断长2.28km、湿干强比(W/D)31.4%、耐破指数4.8kPa*m2/g、撕裂指数12.3mN*m2/g、耐折度1022次、透气度97mL/min.该麻地膜的干、湿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膜覆盖的要求,可代替塑料地膜,并可完全生物降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消灭塑料地膜给土壤带来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