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比较相同冷轧与罩式退火工艺下Mn-Si系和铌微合金化2种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微量铌在冷轧罩式退火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强化机理。利用OM、SEM、TEM和拉伸试验机分别对2种钢的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表明:相对热轧板来说,2种钢冷轧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尺寸都有所长大,导致了强度降低。相对Mn-Si钢而言,铌微合金化钢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中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尺寸更细小,细小第二相析出物的数量也更多,在相同的延伸率水平下明显提高了强度。冷轧罩式退火板的强化机理分析表明,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的主要强化方式是细晶强化和NbC的沉淀强化;研究认为质量分数为0.025%的铌时细晶强化更强烈。
简介:采用本研究组原创的原位合成短流程专利技术,结合制备方案和工艺参数优化,研制出了具有高度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的WC-Co硬质合金块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方法对所制备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物相组成、取向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同时对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形成机理从粉末物相组成和烧结过程参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WC晶粒呈现明显的板状晶,硬质合金块体在垂直于烧结压力方向上具有WC晶粒基面(0001)择优取向分布,在平行于烧结压力方向上,基面面积分布比例明显减少,相应的出现了WC晶粒柱面(10-10)的择优取向分布。粉末中缺碳相含量和烧结过程中辅助压力的大小对最终制备的合金块体WC晶粒的取向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碳相在烧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碳化形成板状WC晶粒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趋于基面垂直于压力方向分布为块体中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的主要形成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6例我院2013.4~2015.4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02%、92.4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通过金相观察、电化学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和静态腐蚀失重试验,发现当热源间距为2mm时,接头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优于3mm和4mm时的接头。同时,该条件下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其它热源间距的接头。但热源间距对接头的均匀腐蚀速率影响很小。经过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的焊接接头耐电化学腐蚀性优于焊态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后者。另外,此热处理方法有助于减缓接头区均匀腐蚀速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热源间距为2mm时的接头中,柱状晶在生长过程中,树枝晶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分枝较少,结晶后显微疏松等晶间杂质少,组织比较致密。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消除了焊缝的氢气孔,减少了侵蚀性阴离子对基体的吸附作用;同时,大量Mg、Si原子重新溶入铝合金基体,晶界杂质原子较焊态减少。
简介:摘要采暖供热这一系统的实际施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而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体系建设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人们的生活也因此而日益丰满,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采暖供热体制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进而实现自身体质的全面革新,因此铝合金这一采暖性良好的材料开始被结合着一些时代化技术运用到现代采暖施工的领域之中,以便于提升我国的采暖工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铝合金制踢脚式散热采暖系统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应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